27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2个

民国时期的饥荒是因为自由派还没有当政吗?

想改名铁家军
51个点赞 👍

中国近代的饥荒问题是历史问题,从清朝中晚期开始就是饥荒常态化。

根本原因是人多地少 生产力底下,灾害频繁 分配不均。

到了民国的局面是人口5亿 4亿多农民 粮食产量1.2亿吨上下浮动。

其中地主耕地占一半以上,地租占产出一半以上。

也就是2亿无地少地贫雇农产出6000万吨粮食 交一半地租 自己留3000万吨

2亿人分3000万吨粮食 人均150公斤 平均一天也就8两粮食(还是毛粮)

基本也就是糊口而已 。只要碰上天灾人祸就会出现大规模饥荒。

而且这还没算民国时期的赋税和徭役。加上这个,别说底层贫雇农活不下去,就是剩下那2亿中农自耕农也是民不聊生,很容易就破产败家。

所以整个民国时期一直是饥荒常态化,因为军阀战乱加重压榨,饥荒程度比晚清更为严重。

这样的局面下,除非进行彻底的社会革命,不然中国的饥荒问题只会一直持续下去。

这些问题也不是靠着所谓目田派能解决的。

目田派能干的就是把饥荒常态化当成常态化,反正只要把饥荒真的当成常态化,也就不存在饥荒了。

这回答里还有目田拿60年说事的,60年的程度在49之前都不算灾年,中国的饥荒问题不是49之后才有的恰恰是49到78解决的。

还扯什么堵路口不让逃荒,你们编故事也要过一下脑子 村子不是古代的城池,就几个城门堵住了 就不出去。农民如果晚上从庄稼地里逃出去,你能拦住几个。 瞎编都不会。

发布于 2024-03-21 21:15・IP 属地辽宁
田锋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