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2个

民国时期的饥荒是因为自由派还没有当政吗?

想改名铁家军
1个点赞 👍

1925年,孙先生病逝,汪精卫火速从法国回国加入革命党,一举成为国民党元老。随后汪精卫以“法国大革命产生了左右两派,左革命,右保守”这一理论以左派自居,将反对派全划为右派。蔡元培作为汪精卫多年的老朋友,与汪精卫一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当时左派和非左派(或说左派定义下的右派)都以自由民主自居,原因是晚清已经受到全民抵制,为八国联军引路架梯子的不仅有汉人还有大量满人,清制已经全面崩溃。哪怕是八旗遗老,为了在全民反清的环境下存活,也不得不以自由派、反清派、革命派自称,所以蔡元培、汪精卫这群遗老就堂而皇之的自称为改革派了。

蔡元培与汪精卫关系是十分密切的,袁世凯时期袁世凯安排汪精卫去法国留学交际,民国时期蔡元培从汪精卫那继承到许多交际资产,为多次访法提供了大量便利。但作为满清的遗老去法国学习几年就能理解自由的思想吗?我看不然,只是从法国搬运点知识,再打着自由的幌子重新弄权罢了,所以民国还是处于一种虚假的自由,一种不自由的“自由”环境,且没有一个真正的“自由派”。

但是,引起饥荒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自由不自由,而在于井田制。自夏商周以来,一直到改开引入化肥、农药之前,这几千年之间,井田制才是维持农业生产的最大因素,民国的问题实际上是继承了清国的问题:战乱及以专制破坏井田制。

自由有个好处,就是不破坏井田制,改革开放时期实行包产到户,实际效果就是农民部分恢复了井田制,加上化肥农药的功效,迅速恢复了农业。到了现代,老农的子孙都不怎么种田了,事实上的井田制已经消亡,基本以市场制替代。

发布于 2024-03-21 07:28・IP 属地江西
涧溪笔谈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