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的治理政策就是如此朴实无华,虽然竭泽而渔,但他们光明正大啊。
300万换一个985的门槛费,说白了,现在西藏地方政府就是允许通过金钱交易合法购买高学历证明。
教育公平本身就是培养良好社会风气的基础,现在教育都不公平了,谁还能相信法治政府的司法公正?
西藏的财政问题已经是长期以来制约西藏发展的大问题,由于西藏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西藏本地财政产出的税收是无法正常供养大量来自于西藏地区的特殊人口,所以一直以大量转移支付来维持西藏地区行政体系的存在。
没错,这些转移支付最大程度只是发挥着中央政府在当地的存在感,根本无法通过深刻影响来改善当地社会风气,至于治理能力完全取决于中央政府的施压,加上地广人稀,这就导致此地区的行政腐败和违法行为非常猖獗的地步。
发展到现在,此刻限制西藏地区发展人文因素不是民族矛盾,而是地方政府的治理处于半透明半存在状态,且自身因素大于客观因素。
导致这种原因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藏族从奴隶制社会一步跃进社会主义社会,文明跨度太大。西藏地区地广人稀,加上汉族人口过少导致本地汉族人口逆民族化,野蛮是最好的通行证。西藏环境普遍极端,本地精英人才留不住,留下的基本上都谈不上是啥人才,上行下效自然而然会带坏正常社会风气……
治理困难就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风气问题,这就导致此地治安和人文素质非常不稳定。
这些问题的根源来源于经济状况堪忧,西藏地区是典型的“公务员经济”体系,公共事业人员占总人口很大一部分,当地经济极度依赖公共事业人员群体的消费,而中央政府用数额庞大的转移支付确实给西藏地区人口带来富裕的生活,但这种单纯的发钱却没有形成良好的经济内循环。
其实所有人都明白,绝大多数留在西藏的本地人只是为了拿高额的经济补贴而挂在当地躺平熬时间,他们个人消费的大头基本上在隔壁省会成都,这就导致留在当地的财产不足以形成良好的经济循环,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本地经济循环不起来,只能继续依靠中央政府大量转移支付存活,相对应的中央政府每年承担大量来自当地的地方财政压力,而地方政府啥事不用干,他们只需要躺平拿钱维持存在状态即可,一切都由中央政府摆平,所以在西藏经常看到很多入职没几年的新人就能跑到成都买房安居。
这部分西藏人口有多富有,成都人非常清楚,来自西藏的这群人的豪横地提升了成都部分区域的物价指数,要不是西藏无论汉族或藏族都是那种人均素质普遍非常不稳定状态,普遍看不起和歧视内地的劳动者人群,估计早就被成都商家当活菩萨拜。
近些年各地方政府吃紧,中央政府财政压力大,留给西藏地区的转移支付增量有所减少,加上大量来自西藏的退休人员需要退休金和社会补贴,这才给西藏财政支持带来困境。
西藏地区一直都是超高福利社会,哪怕是西藏的普通企业退休人员,他们的退休金也是内地的两倍多,外加每年一笔非常丰厚的社会补贴,更别说是那些远超普通人的医院,公务员,宗教等单位,甚至还有比这些人高一点的特殊人口。
你现在知道西藏地区为什么敢拿教育公平来卖钱了吧。
或许对他们来说,这“普普通通”的三百万不过是一个普通科员家庭几年的工资福利而已,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非常划算的合法“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