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第一遍就欣喜若狂,在白月光《探清水河》之后,张云雷终于迎来了最适合他、也只有他最适合、技术层面艺术层面意义层面俱佳的这首《华夏》。
传统文化当今不可谓不热,文艺作品也汗牛充栋,出新出奇并不容易。这首歌用一系列数字(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五千年、五十六个民族)串联起华夏文明的精粹已属巧妙,又落笔在一湾海峡、两岸血脉相连、溯根同源,更是令人拍案叫绝。华夏文明博大精深,用简简单单的文化符号,将文化精神具象化,才有了动人心魄的魅力。瞬间联想到余光中先生的《乡愁》,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实物,将抽象的乡愁具像化,让所有读到的人都能感受到作者对故乡的爱和思念。
歌词有意义,旋律也朗朗上口,容易传播。歌手发音吐字清晰,不看歌词也能听得清清楚楚。前面的演唱旋律优美、铿锵有力,戏腔处更是惊艳,恰如平地惊雷,一下子有了点睛之笔。戏腔在歌曲中的运用已经很多了,但对词曲、编曲、演唱都是极大的考验。在我看来,矫揉造作的多,浑然天成的少。多年前电视剧《四世同堂》的主题曲《重整河山待后生》用大鼓韵味(广义上的戏腔)入曲是最为成功的案例,今天的《华夏》则是具有实力和潜力的成功表达。娓娓道来处,见纵横捭阖大气磅礴,实我华巍巍华夏,泱泱大国之气象。歌好,制作好,演唱更是添彩。戏腔演唱虽然没有唱戏曲的要求高,也需要对戏曲曲艺唱法有一定功底,绝不是只靠临阵磨枪的假声就能糊弄的。张云雷自幼学大鼓,又本着热爱学习了京评梆等多种戏曲,在《华夏》中的表现可谓水到渠成。
海水有涯,思念无涯,一湾浅浅的海峡隔不断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的兄弟亲情。
歌曲有限,传播无限,希望这首歌得以最广大范围的传播,必会引起两岸同胞的心灵深处的共鸣。
发布于 2024-03-21 12:21・IP 属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