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回答

有句话说「教育应该让孩子具备内驱力和自信心」,你同意吗?

汤周
1个点赞 👍

理想的教育该是这样的。


首先,教育不是强制执行,教育是为了让孩子有所获得。

教育不是目的,孩子的成长才是目的。

而成长本身,是孩子由内而外的一种提升。

而并非拔苗助长得到的残次品。

压力之下或有所得,但论及成长,却是缓慢而低效的。


其次,真正有内在动力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

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代替这种内在动力,而是为了引导孩子产生这种内在动力。

也只有孩子真正发自内心知道学习的好处,才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而不是完成任务式的学习,又或者身体有所行动,头脑却不跟着转动的低效学习。

这些都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的。

教育的目的,应当是以提升教育效果为前提的。

也所以更高效的学习方式应当是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

而内驱力和自信心,正是孩子自主学习和高效学习的前提。


第三,引导之外,教育的强制性也要得以体现。

这是因为孩子的自控力差,而内驱力这种东西的判断又会比较模糊。

为了更好地督促孩子,一定程度上的强制性也是必要的。

否则相比于学习的内驱力,孩子还是会更容易被欲望所掌控。

更倾向于玩乐,而并非学习。

所以,一些教育手段也是必要的,有意义的。

并不是为了给孩子提供不必要的压力,而是为了让一些自控力差的孩子能够安静坐在教室里学习。

也只有先让孩子静下心来,才好真正去引导孩子喜欢上学习。

无论是内驱力还是自信心,也都要以此为前提。


总的来说,教育的目的应当是与提升孩子学习效果相一致的。

而内驱力和自信心可以让孩子自发地去学习。

相对于管理下的学习,具备更好的效果。

然而,作为自控力较差的孩子来说,教育的辅助作用和强制性却也必不可少。

但一般也是在开始阶段。

当孩子产生内驱力和对学习的正确认识后,就可以更侧重鼓励式的教育了。

发布于 2024-03-23 04:40・IP 属地美国
一缕阳光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