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个回答

明朝皇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名副其实还是夸大了?

婷婷

首先,这里是一个国防问题,明朝定都北京,主要原因,还是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压力太大。

河北地区必须要重兵防备,这样才能够保证农耕地区的正常生产与生活。

河北地区重兵把守,也就意味着,粮草供给需要大量自江淮输送,河北地方本身农业产出较少,难以保证其能够抵挡的住北方整合成为蒙古族的游牧势力。

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之后,北方基本整合成为一个民族,再也没有新的民族,自蒙古的北方崛起。

这样的情形下,明代需要直接面对整合的游牧民族的侵袭,边地的军队需要大规模的集结在一些地区,重点防守。

这些地方佣兵数十万,很容易爆发叛乱,而明朝定都南京,距离太远鞭长莫及,这样子,中央弱边地强,就会导致出现唐朝安史之乱的爆发。

想要削弱地方的军事力量,那么就需要聚集军队到中央来。

军队若是集结在中央,每遇到边情有急,那么就要从中央调兵,但是中央到边地路途遥远,等到军队到了,人家早就已经收工了。

那么就会和铁血大宋一样,军队虽多,但是向外不能保家卫国,向内聚集在京师,却不能照顾各地。

大明的定都参考了宋,唐两代的经验教训,虽然说是天子守国门,名声好听,但也确实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北京一代贴近前线,尤其是明代中后期以来,军事收缩严重,基本可以说蒙古族的兵锋已经直抵紫禁城的门户了。

王阳明点评了明朝的边防关键,“天下虽大,四处最要紧,四地失守,大明必亡。”

这四个地方就是围绕北京的北方门户。宣府大同,蓟州辽东,两大军区,分别承担着北方,西北以及东北的三方压力。

这样子的设计,也就意味着政权时刻都面临着军事上的压力,而不会在南方享乐懈怠,全然不顾边患的发生。

政权也不用担心军队的外重内轻,因为全国的军队,相当于直接在边境集结,直接参加战斗,中央对于军队的控制力也不会衰弱。

政权的核心放在边境上,那么政权就将必须注重军队的建设,这也是明代即使灭亡了,仍然还有一支不弱的军事力量。

立国在边境之上,虽然有着边患的危险,但是皇帝只要不是徽钦二帝,那么大都不会担心防御问题。

当时的北京,修建城市的准备就是对标的军事堡垒,而不是唐代的长安城,“国都六陷,天子九迁。”没有作为一个城防要塞来修建。

且华北的咽喉要道,在于宣大,蓟辽,而不是北京城,防守与于北京,但不是在北京城展开决战。

天子守国门,虽然听着很伟大,但也是将所有一切赌了上去,一旦内部动乱,那么叛军必然攻向北京,中原混乱,那么关外的蒙古,满族等等,必然是蜂蛹南下,冲击北京城。

这样一个地方,君主一旦失势,必然是落入这两方之手,那必然是只有取死之道。

到了崇祯帝时期,李自成从关内逼近北京,而大清在关外窥伺中原,北京已经了无根基,只能煤山之上,三尺白绫。

相较于宋代,汴梁失守,可是后方尚有南京,北方也有河北诸镇,向西可以逃入关中,向东可以奔向山东。

唐代,长安失守,向后推往南方,向北涌入河东,向西进入川蜀,向东逃亡中原。

可是北京城,几乎一般都是敌地,一旦内部动乱,则皇帝绝无可能逃亡国外,一旦内部动乱,边塞必然失守。

君主已经退无可退之地,所以在这个时候,天子守国门,那么必然的结局也是君王死于国门之下。

发布于 2024-03-21 17:09・IP 属地湖南
ll鸠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