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回答

商鞅为什么重农的同时又限制开发山林湖泽和限制生产酒肉?开发山林湖泽和生产酒肉不也属于农业吗?

也无风雨也无晴
12个点赞 👍

就农业生产条件来说,地中海农业与黄河流域农业差别较大。

地中海农业区的农作物以耐旱的品系为特征。主要种植小麦和大麦,其次是燕麦和玉米。葡萄、木本作物油橄榄。无花果是该地区广为种植的经济作物。饲养的牲畜有绵羊、山羊和猪。耐旱的农作物、木本经济作物与饲养牲畜相结合是地中海地区农业的特征。农田、果园、畜牧三位一体,为地中海人民提供了几乎所有的食品经济所需。

黄河流域农业传统上以种植业为主,果园与畜牧业所占比例不高。

和黄土高原比起来,地中海简直是古代高速公路,物流极为便利,经济作物手工业品与粮食之间的交易频繁,具备商业开发的天然条件。

而我们看看战国地图

战国争霸,主要集中在华北平原、关中平原,以黄河流域为中心。长江中下游地区都属于边缘化,整个长江水系开发度极低。

战国群雄林立,战国七雄是建立在对无数小诸侯国的征伐并吞的基础之上。道路,车轴,文字,关卡各不相同,税收极重,运费极高。

你看地中海,能够在地中海设立税收关卡吗?地中海收税主要在城门城关,贸易市场。如果在海上交易,逃税的成功率极高。海运的成本是最低的,尤其是大宗物资交易。

中国古代,尤其是战国时期,重商是行不通的。人家关口一封闭,你的物资别想出去,贸易伙伴的商品也进不来。

地中海,要想封闭的难度极高。要想封闭地中海,那必须要有一支非常强大的舰队。希腊时期,地中海国家并没有崛起,都是些城邦国、部落,大家的能力都不够。到了罗马时期,地中海是罗马的内海,可以自由航行。

战国时期,所有的诸侯国都怕卡脖子,国内经济必须建立在自给自足,本国完全可控的基础上。重点就是粮食自给,备战备荒。

这就是重农的由来。

粮食首先要满足人类生存所需,其次才是酿酒和喂养牲口。

战国时期中国没有葡萄,葡萄酒在中国的发展非常缓慢,酿酒业所需原材料只能来自粮食,必须加以限制。畜牧业以满足农业生产和军队畜力需求为主,肉类食用其次。

山林湖泽要考虑劳动力投入产出比,是否有利于粮食生产。

总之,中国古代经济的核心是粮食,古代农业广种薄收,受气候、土壤、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极大,必须要全力投入。

从实用主义角度出发,商鞅的政策毫无问题,极其贴合当时的生产力现状。

有些人反起商鞅来,连商鞅吸口气都是错的。

发布于 2024-03-20 22:43・IP 属地重庆
非凡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