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个回答

AI「复活」亲人已成产业链,相关从业者称「未来或是万亿级别市场」,哪些信息值得关注?将带来哪些影响?

半月谈
2个点赞 👍

3月6日消息,看过电影《流浪地球2》的观众,或许还记得这样一个片段:科学家图恒宇欲将因车祸去世的女儿的记忆上传至“数字生命世界”,让女儿在数字世界中度过完整的一生。

如今,电影照进现实。音乐人包小柏用AI复刻出因病去世的女儿,其数字形象不仅能即时响应问话,还在妈妈生日的时候,和家人一起唱了生日歌。有网友表示,“包小柏是现实版的图恒宇”。

事实上,AI数字人早已不是新鲜事,直播、广告等很多场景中都能见到应用。2022年起,有人工智能从业者开始为普通人定制“AI数字人”,从2023年开始,每个人都可以达到一个数字永生。

TechWeb发现,在一些电商平台上,有不少做相关生意的店铺,声称只需一张亲人高清个人照和音频,就能让已逝的亲人“复活”。价格从几元到几百元不等,已经有不少用户下单。

从制作到销售,AI“复活”亲人已成产业链。

AI“复活”亲人是如何实现的?

自生成式AI兴起以来,一直有人在尝试用AI技术“复活”亲人的方式来寄托思念。

2020年,加拿大人约书亚在名为Project December的AI聊天机器人网站,“复活”了女友。这个聊天机器人是基于GPT-3语言模型开发,只要通过特定语料的训练,几乎可以模仿任何风格的对话。

随着技术的持续迭代,用AI模拟真人的“数字人”爆火,逝去的亲人身影有了更具象的表现。

实现过程也并不复杂。首先需要收集已故亲人的照片、录音等数据,然后使用深度学习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了解已故亲人的特点,包括他们的面部表情、语音特征、行为习惯等。这些数据可以用来训练一个人工智能模型,利用这个模型来创建一个虚拟的已故亲人,将已故亲人“复活”在屏幕上,与其进行对话。

目前,国内多家互联网企业均有涉及相关技术研究,且已在具体场景中实现落地。

近日,商汤利用AI技术复活了因病去世的创始人汤晓鸥,从曝光的视频来看,汤晓鸥以数字人形式出现在商汤2024年年会,并发表演讲,表情、语气、小动作栩栩如生。

今年2月,阿里发布一款全新的生成式AI模型EMO,只需要提供一张照片和一段任意音频文件,即可生成会说话唱歌的AI视频,有博主利用该技术生成了张国荣演唱粤语歌曲《无条件》的视频。

在B站等平台上,不乏讲述用AI“复活”亲人,弥补遗憾的视频,比如“用AI工具生成我奶奶的虚拟数字人”“AI复活我的外婆,用时空对话来弥补我的遗憾”等,还有大量教你如何用AI复活亲人的保姆级教程。

《一条》在近日发布的一则视频中采访了第一批为普通人定制AI数字人的从业者张泽伟,他表示,目前他制作的AI数字人,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智能驱动,也就是收集人的形象、声音等数据,制作出虚拟的数字人形象,可以与之对话。另一种是人为驱动,也就是给真人换上逝者的形象和声音,在线上实时互动。

从实际效果来看,第二种更加逼真。张泽伟称,目前大部分人都选择这种真人扮演的形式。因需求火爆,张泽伟一年内已完成600多个定制AI数字人的订单,平均一单几千到1万元不等。

9.9元即可用AI“复活”亲人

在一些电商平台,搜索“AI复活亲人”,也能看到不少做相关生意的店铺,声称“只需提供一张亲人高清个人照和音频,就能帮你实现愿望”,价格低至9.9元,几十上百元的也有。这种用的多是市场上的开源模型。

也有商家自称是自主研发的数据模型,服务内容更加细化,收费标准也有多个档位。比如,定制亲人照片说话视频,30秒以内199元,每延长30秒加收50元;提供累计至少60秒亲人录音、微信语音、视频声音,一比一还原亲人说话声音音色,收费499元。

据张泽伟介绍,定制AI数字人的用户范围很广泛,有年轻人希望拥有偶像的数字分身,有母亲希望“复活”癌症去世的孩子,也有因特殊原因不能与孩子见面,希望用数字分身陪伴孩子的父亲。

在他看来,AI数字人的核心,是解决“陪伴问题”。但当下的一个现实问题是,AI诈骗频发,且不少被骗数额巨大,加之中国人的传统观念,AI“复活”亲人背后还存在不少潜在风险。

发布于 2024-03-19 13:39・IP 属地广东
波特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