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2月4日,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今天小智老师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高校专业设置的那些事儿~
一、高校的专业设置并非一成不变
教育部制定和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专业目录》)包含了基本专业和特设专业。基本专业一般是指学科基础比较成熟、社会需求相对稳定、布点数量相对较多、继承性较好的专业。而特设专业是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特殊需求所设置的专业,一般它们的专业代码后会加“T”来表示。
如下图中的应用语言学、秘书学、中国语言与文化、手语翻译、数字人文等专业。基本专业5年调整一次,特设专业每年动态调整。

二、新增本科专业要通过一套明确、规范的流程
高校新增本科专业分为两种情况:
1、高校根据《专业目录》设置专业,需要经过一系列程序,最终报教育部备案;
2、高校增设还没有列入《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同样也是经过规范的流程,最后报教育部审批。
没有经过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专业,高校是不能够进行招生宣传和招生。
每年,教育部会公布上一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2023年四川省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的结果见下图。

三、从“新兴”和“新申”两方面理解新专业
提起新专业,有些考生和家长会认为是从来没有出现在《专业目录》中的专业,实际上新专业需要我们从“新兴”和“新申”两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新兴专业是《专业目录》中新增设或未及增设但允许少数高校试点招生的专业,之前尚未有高校开设和招生,比如说今年新增设的24种专业(见下图)。

新兴专业大都立足国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代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方向,是我国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的保障,未来的发展前景比较广阔。
接着来看,新申专业是高校根据自身的学科布局和专业建设需要,在专业目录中新申请获批而开始招生的专业,一般已有其他高校开设并进行招生。例如2023年西南财经大学新申请了网络与新媒体、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四川农业大学申请了翻译、农业工程、土地科学与技术专业,这些专业之前在其他高校便已经开设。
那么面对新专业,考生和家长应该如何了解和选择呢?
1、转换思路,从“新”入手。如果考生成绩和目标大学历年分数段基本匹配,先看招生目录里的新专业,是新兴专业还是新申专业,再结合目标大学的学科特色、办学实力,以及新专业所属的学科和专业类,以此作为主要判断的依据。
2、专业实力,通过学校优势来判断。通常情况下,如果新专业与学校的办学特色相对应,那么其专业实力是会具有一定优势的。排除一些跟风开设的专业外,很多新增专业都是从原有优势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一定的历史积淀和发展条件。
比如南京审计大学,作为唯一一所国家审计署参与管理的院校,今年开设了内部审计专业,与该校的办学实力和特色紧密相关,所以我们会更加放心去报考。
总之,我们在进行专业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将自身兴趣志向和学习成绩,高校办学实力与培养特色,以及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等因素综合起来考量!
关于高考升学和专业选择,大家还有想要了解的,欢迎随时来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