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个回答

如何评价茹斯汀·特里耶执导的电影《坠落的审判》?

长剑凌清秋
2个点赞 👍

周末机缘巧合被朋友拉入观影活动,观看了这一部略超乎期待的影片——《坠落的审判》。

影片开头即为影片名中“坠落”的事件的过程。一名女记者对作家女主桑德拉开展采访,面对提问桑德拉的回答暧昧不清,带着轻浮油腻的笑语表情挑逗着年轻漂亮的女记者(后段果然说明桑德拉是个双)。而此时丈夫塞缪尔在楼上播放的《P.I.M.P》声涛骇浪愈发刺耳,粗暴地将这场采访撕扯淹没,屏幕前的观众也被悄然卷入声音压迫的氛围中,此处,应当不少人都已觉察到,这是一场家庭冷暴力。

至于为什么能被瞬间代入到如此紧张的家庭关系,我想这可能这就是女性导演讲故事的细腻之处——晃动跳跃的镜头,独自洗狗出门的失明孩子,家庭凌乱角落的来回切换,灰暗寂寥的雪山间暴躁的音乐声,一切都让人压抑不安。

丹尼尔,这个家庭中唯一的盲人孩子,是一个从小随父母颠沛流离、来到阿尔卑斯郊区与导盲犬相伴的孤独小孩,一个能用钢琴弹出不属于这个年龄的焦虑挣扎的小孩,一个亲手触碰到心爱的父亲死亡的小孩,一个总是被父母忘记伤害却依然带着破碎的心相信母亲没有杀害父亲的小孩,也许我们都忘记,他只是个小孩。

目前的这部电影的影评多是针对两性关系,而丹尼尔,这个社会属性可能都还未完全初始化的孩子,他不会去理解这些,他只是,清楚地记下了父亲活着时,那些意味不明的话,在被窝里整晚哭泣,在法庭上用这样稚嫩的言语,祈求这个世界善待他。那些母亲对父亲的控诉,同样或者更甚的伤害,也强加在他幼年的心灵上,整部影片,我也情不自禁地全程共情着他的恐惧与痛苦。

我不太想对此段关系或凶手真相进行站队。很明显,导演抽丝剥茧地为我们展现的是一个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塞缪尔把母子接回家乡,将许多时间精力投入到对孩子的弥补性陪伴中,但也将事业上的不顺利扭曲地影射至妻子的所作所为;桑德拉同时拥有母亲的柔情与横溢的才华,成为名声鹊起的成功作家,却也让她变得傲慢不羁,愈发忽视丈夫的自尊需求,逃避出轨甩锅家庭责任…即使如此描述,也都是主观见解,夫妻关系岂是几句话就能捋清,若求一个结局只能是桑德拉手中的玻璃杯,砸碎在墙面上。这段始于浪漫的soulmate的感情,没有对错,没有强弱,是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缩影,是无数对夫妇一辈子难解的命题,亦让观众代入生活中偶尔经历的亲密关系的绝望时刻。如果将其审判,只会让被审判的家庭更加支离破碎。




脆弱,冰冷,肃穆,桑德拉的两次痛哭,保释后荒诞的狂欢,多人物视角与时空穿插的镜头,好像是看了一场悲惨的纪录片,亦是一部婚姻题材的恐怖片,愿少有人能感受到其中的沉重。

编辑于 2024-03-25 00:39・IP 属地北京
莹珞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