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回答

二年级女生被社交孤立,家长该怎么解决更好?

恰巧
2个点赞 👍

建议你思考几个问题:

1、孩子在校外有没有其他的好朋友?

2、在遇到与自己不合拍的同伴时,是否有必要让孩子强行融入?

3、你有没有给孩子创造接触不同的同龄人,发展新的朋友关系的机会?

我女儿在一年级时遇到了和你家孩子类似的问题,只是还没发展到被一群同学孤立的程度。经过我和女儿共同的复盘、分析、调整和积极地努力,现在状况有了比较好的改善。

首先建议你要做的不是考虑怎么办,而是要先收集信息,方方面面的信息都尽量收集。

想解决问题,第一步当然是要了解事件的全貌。不仅要回忆和分析各种事件发生时的细节,对班里的同学的基本情况也尽量做一些了解。

比如你提到的

孩子被班里班长针对(各种小事上,别人不管,但是盯着你训,并且告老师)

你描述的这件事儿其实就不客观,不利于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不客气地说,“各种小事上,别人不管,但是盯着你训,并且告老师”,为啥班长总能抓到孩子的小辫子呢?你认为是“小事”,那么在整个班级的角度来看,是不是小事?

一年级的小学生入学后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往往也会关注孩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培养。班里都会制定一些班规,有的班规在成人的角度来看甚至有点儿可笑或者无法理解,但小朋友们却都奉为“圣旨”认真执行。

你说的“小事”,在孩子眼里未必是“小事”。举个例子,比如上学都要戴统一的小黄帽,没有戴的话会被扣班级分。你如果感觉不就是戴个帽子的事儿嘛,至于上纲上线的?这么理解就错了。这个要求背后的目的是让孩子养成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的习惯,同时增强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如果孩子粗心大意,回家后小黄帽乱丢乱放,早上上学前时间紧忙乱中难免会找不到,孩子经过几次这样的忙乱时刻,甚至因为找帽子迟到了,或者被扣分了,这时家长如果能引导孩子回家后把小黄帽放在固定位置,每天早上不必再着急出门前到处找帽子了,孩子体会到整理物品的好处,就容易养成不随手乱放东西的好习惯。

说完了你眼里的“小事”,再来说说你对待孩子犯错后的态度。

“别人不管,但是盯着你训,并且告老师”,自己的孩子被针对,家长心里当然不服气。就好比我们上班时摸鱼刷手机被老板抓到,大家都在摸鱼,老板却只扣了自己的工资,当然很生气。但有句话你要知道“不打勤,不打懒,专打不长眼”。或许有的人会认为用这种看起来教人“圆滑”、“当职场老油条”的话来教育孩子很不科学。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父母性格不同,对孩子的教育也不一样。但孩子上学,和家长上班其实没啥区别,只不过家长上班是挣钱,孩子上学是挣知识而已。

跑题了,说回面对孩子犯错后家长的态度应该是什么样,孩子犯了错,很容易脱口而出的一句话是“某某某也错了,老师只说我一个人却没有吵他”。"孩子犯错"和“别人犯了同样的错,老师没有吵他”是两件完完全全不同的事儿,家长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混在一起聊。孩子犯错,是孩子在学习、生活中出现了错误。老师没有吵犯同样错误的同学是老师管理的问题,是老师个人的问题,和孩子犯错没有任何关系。如果混在一起聊,就容易让孩子理解为做事儿“法不责众”,日后容易出问题。

所以,你所说的“各种小事上,别人不管,但是盯着你训”,是什么样的小事儿呢?是孩子违反了班规校纪,还是班长就是看你女儿不顺眼,各种鸡蛋里头挑骨头,没有错也愣是挑出错呢?班长告老师之后,老师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这些关键的信息你都没有说,是没注意忽视了?还是孩子确实有做错的地方你不想说?

无论如何,你想解决孩子的社交问题,这些“小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都无法回避,毕竟孩子被孤立皆是因这些小事一点一滴积累来的。

事儿都是人做出来的,分析事情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必须要复盘分析的,既要看客观原因,也要看主观原因。孩子的性格是什么样?班长性格是什么样的?班里同学大概是什么样?班长为什么能拉拢其他的同学?“很会拉拢人”到底是怎么个“很会”法?利用了哪些手段?她拉拢的那些同学和班长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这些你都了解过么?

我女儿遇到问题的时候我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到了一些信息。比如我女儿没上幼小衔接,6岁半上学的年纪在全班算是比较小的,班里几乎一半同学都比她年纪大,最大的甚至超过了一岁多。日常观察我发现班里有几个小团体,这些孩子要么是一个小区的从小就认识,要么是一个幼儿园或者上同一个幼小衔接班,彼此认识且熟悉,而且关系不错的。我女儿想融入这样的小团体,难度当然加倍。

随着我和女儿复盘分析的深入,她给我提供了一些更多的信息。我感觉到我娃社牛的性格大概在班级里也有点儿张扬,引起了一些孩子的嫉妒,但她因为没上幼小衔接,成绩不算很好,所以有时也容易被组长、老师批评,这就等于是孩子没有意识到有时自己简直是往“对手”的手里“送子弹”。

一年级上学期网课不说了,下学期孩子等于是跌跌撞撞度过了一学期,虽然我也给她安排了书法课、体能课这些,但能力的提高必须靠时间的积累。二年级上学期换了新的班主任,孩子和同学也更加熟悉了一些。看到她和同学交流增加了,我又发现了新问题,孩子有时说话的语气容易让人感觉不舒服。在家里全家都让着她都不在意,但是和其他人交流时难免会让人感觉到被冒犯,心里不愉快。所以我认为有必要让孩子好好学习说话的技巧,于是在感觉她放学后和同学互动时说话方式和遣词造句有不妥当的地方,就及时纠正。班里举行元旦活动的时候,说服我女儿放弃她想跳舞唱歌的念头,让她发挥自己的特长,敢于表现声音洪亮的特点,我写了一段贴合她学校和班级特点的快板让她背熟,表演后同学们的反应很热烈。

随着孩子年纪的增长,大概自己也“开窍”了,她也想扭转自己的形象,学习上努力了,兴趣班长期坚持的效果终于体现出来,比如写字速度快了,跳绳跳得更好了,体育课集体活动的表现不拖小组的后腿了。有时同学送给她一幅画,一个卡片,她及时回应。学校不让带零食,放学后或者有共同的兴趣班上课时就分享一点。

这学期开学后孩子的成绩终于脱离了最后一档,学习习惯也比较好了,日常表现不再是小组评优的“拖油瓶”,偶尔还能为小组争得一朵小红花,加上和同学们更熟悉,和同学们的关系就没那么紧张。

另外,我认为比较关键的一个原因是她幼儿园的好朋友也上了同一所小学,虽然比她低一届,但平常有时能遇到,加上放学后每周尽量安排一次她和好朋友一起玩,她对班里同学的关系没那么在意和重视。加上她几个兴趣班里也有几个认识的小朋友,接触到更多不同的人群,交友的范围更广了,对班里同学的态度就更不在意了。

这就回到了开头的几个问题,孩子出现社交问题的时候,你解决的思路是什么,帮助孩子做了什么?

如果像问题描述中你的想法,妥妥地是奔着“解决不了问题,就把产生问题的人解决掉”去了。孩子不改变,今天遇到的是班长,以后还会遇到团支书,会遇到组长、领导,是不是谁让我不开心,我就把谁“干掉”?或者谁让我不开心了,我就躲开?

不要这样做。

如同我建议的,先带着孩子慢慢回忆曾经发生过的事儿,如果孩子不愿聊这些不开心的过去,没关系,从现在开始关注孩子放学后给你的每一次反馈,每一条信息,先营造出和谐的家庭气氛,平等的沟通环境,让孩子愿意说,主动说,这是你和孩子沟通的基础。

只有孩子愿意和你沟通了,你才能知道她在想什么,她担忧的是什么。

然后每次接送孩子的时候注意家长们聊天的内容啦,哪几个孩子的家长经常凑在一起聊天啦等,或者你比较擅长聊天的话主动融入也可以,从侧面去获取一些信息或者侧面展现一下自己和孩子的优势、魅力。

另外学校的活动,老师需要家长协助的活动,也是家长为孩子树立正面形象的机会,别忘了家长的形象和态度,也有可能会通过家长群和家长之间聊天传递到孩子中间的。

当然,这些都只是辅助,是助攻的手段,关键还是在于孩子能力的提升,不仅是学习成绩的提升,还有社交能力的提升和沟通表达能力的提高。

这些就看你能投入多少时间、精力和资源帮助孩子提高了。

再有一点是可以根据情况给孩子提供一些人际互动活动的话题和机会。比如平常班里什么话题最火爆啊,大家都在搜集什么卡片啊,再或者女孩子们喜欢玩的咕卡、手账,你女儿尝试做过没有等等这些。有时家长也不能对孩子的兴趣限制得过于死板,这个年纪的孩子需要同伴给予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如果同学们都在兴致勃勃地聊叶罗丽,聊咕卡,你女儿却从来没看过,没玩过,和同学们没有共同的话题,自然很难加入他们的讨论。当然这个建议需要家长的引导,保证孩子的行为在可控范围内。我女儿最近跟我提了几次同学们都在玩蛋仔派对,她没玩过没有共同语言。但我非常清楚我作为家长的底线在哪里,网络游戏我是绝对不会让她在小学阶段就接触到的,而且我的小侄子已经因为蛋仔派对玩“废了”,因此对她的这个暗示我选择忽略。但我注意到她平常看动画片、短视频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有意地去搜索关于蛋仔派对的内容。我和她聊过关于网络游戏、电子游戏的话题,也聊过人和人之间兴趣不同很正常以及现阶段我们是否有必要为了融入一个圈子而刻意地去尝试一些自己没那么感兴趣的东西等等这些话题,目的在于帮助她建立自己的认知,提前做一些心理建设,帮助她辨别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

现在她偶尔会抱怨班里同学聊蛋仔派对时她不懂,或者同学们都有电话手表她没有等等,这些牢骚的话虽然被她提起,但态度上明显没有之前急切。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认知理解的过程,让她意识到“做自己”很重要不是一个月两个月就能解决的事儿。

最后,我有一个回答关于什么是朋友,如何帮助孩子理解朋友选择朋友的内容,建议你也可以参考

希望我的建议对你有帮助


我是芳杜若,宛爸育儿专注解决各类宝宝辅食添加过程中的个性问题。

如果需要更多辅食添加的问题分析和建议 ,可以查看我以往回答的汇总,能让你在辅食添加过程中少走弯路少踩坑

如果有必要,也可以选择付费咨询获得更加精准的分析和建议。

发布于 2024-03-21 15:43・IP 属地河南
芳杜若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