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个回答

30岁了,一事无成,看不到以后的路,很迷茫,该怎么办?

阿坤同学
10个点赞 👍

说个 99% 的人都不知道的事实:

很多在事业上遭遇瓶颈的人,是因为在儿童期没有充分地玩耍;
而真正实现了自我转变的人,他们的方法就是学习如何玩。

很多人会想,当自己面对事业上的选择时,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干什么,所以就算知道自己对目前工作的感觉,也不知道应该怎样找到改变的方向。

大部分人在上大学之前从来没有真正思考过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很多人只是根据高考分数报考专业,或者听说什么专业容易就业,就选择什么专业。

很多人都缺乏自己的价值判断,缺乏思考力,在生活和工作中处于被动状态,被事情推着走,但是内心又感觉有很大落差。

这是一种比较严重的价值观体系和自我缺失的表现。

关于这一问题,北大著名的心理学副教授徐凯文,根据他和学生一同工作的经验,将这一情况称为「空心病」。

比如,一个没有内在的价值判断、喜好判断、感觉导航系统的人,就好像一个玩具机器人,像一个用他人的评价堆砌起来的玩具,而其内在实际上是空空如也的,因此他们的心理危机很多时候会在高三或在大学时暴发。

就算此时没有暴发,顺利毕业进入职场,他们在后续发展中也会面临巨大的困境。

从小学青少年时期的积累,进行自我认知,到后面的整合迭代,到最后的突破,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发展过程。

每一环节里走过的捷径,最终都会在后续环节中变成最长的弯路。

徐凯文副教授提到的空心病,在日常咨询中非常常见,其表现为对他人意见的异常依赖。

比如,有问题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出选择,必须征求别人的意见;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如果有哪点不如别人就会很难受;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虽然自己在生活中似乎什么都做对了,但是又总感觉哪里不对,总感觉自己活得不舒展、不舒服。

一些大学生以及进入社会的成年人由于严重的空心病,容易陷入严重的抑郁,甚至最后不得不退学或病休在家,难以回到学校或工作岗位。

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源之一便是拥有一个被包办的童年,尤其是在 5~13 岁这一时期。

为什么很多家长要包办孩子的童年呢?因为对有些人而言,学习好就代表一切都好,包办孩子的童年可以使孩子很快取得很好的成绩,所以这是一条很多家长喜欢走的捷径,但它却是人生发展中最长的弯路。

因为包办童年、只看学习成绩这条捷径的代价是孩子的自我、自主性、价值观没有得到充分发展。

童年时,如果每一次都让别人帮自己做选择,没有经历过思考和选择,就无法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价值观的意思就是一个人觉得什么更值「钱」。

当然,这个钱其实指的不仅是金钱,还有时间、精力等稀缺资源。

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练习、不断试错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逐渐了解自己更看重什么、什么事情对自己来说更重要,然后在往后的抉择中,人们就会在自己看重的事情上投入更多,并且限制自己在不重要的事情上的投入。

毕竟时间、金钱、精力都是有限的。

价值观就是取舍。

如果很多事情从小就都由父母包办,人们自然就会缺少练习选择、面对取舍的过程。

没有父母的「包办」,孩子就需要自己学会面对挫折和失败,学会协调很多不同的冲突,也需要学会认识自己,并且逐步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一个人如果没有经历过挫折,或者面对挫折时都是被动应对而不是主动迎战,或者一直都选择最容易的路,他的心理免疫系统就会很脆弱,就好像一直处在无菌病房里一样。

而那些一直在真实生活中摸爬滚打的人所经历的就像从小到大的发烧、感冒一样,在经历各种各样的病毒和细菌感染后生病,病愈之后体内就会有抗体,免疫系统就会越来越强大。

心理和身体其实是有共同点的。

如果心理从来没有经历过任何挫折,什么都由别人包办,这无异于让心理一直处在一间无菌病房中。

其他人花了 18 年的时间慢慢适应了外界,他们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小病,通过克服这些小病拥有了抗体。

而对于你而言,可能在过去的 18 年甚至 20 年中都过着完全没有病痛的生活,因此你一旦从无菌病房里走出来,就会经历别人在过去的时间里经历过的所有病痛。

只有将这些病痛全都经历一遍,才能产生和别人一样的抗体。

这一过程还会锻炼人承受情绪的能力。

每一次生病都会很难受,都会带来很多情绪,久而久之,人们就会慢慢知道怎样面对这些情绪。

如果从小没有经历过这些,心理可能就会很脆弱。

如果在过往的人生中走的都是捷径,那么最好的办法其实就是尽快把之前欠的债都还清。

人在面对选择时需要具有自己的取舍标准和承受能力,这些能力的强弱取决于 13 岁之前的几个发展阶段的发展情况,而在这些发展阶段要回答的问题是,我能做什么,我能做多少。

这些问题的答案决定了人们以怎样的标准做事业上的选择。

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回到 4 岁的时候。

一个正常发展的孩子在 4 岁的时候,需要大量玩耍,也喜欢玩耍。

一个孩子开始玩耍时,就会发展出真实的能力,并且开始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能干什么。

玩耍时,孩子的专注力和创造力都是自发的,不需要刻意努力。

注意力集中、创造力旺盛是所有人天生就自带的状态。

如果觉得注意力很难集中,要学习的是如何恢复到天生的状态,而不是学习重建这个状态。

人类天生充满好奇心、专注力和创造力。

人们并不需要学习怎么好奇,学习怎么专注,怎么有创造力。

很多小孩可以花半天时间看蚂蚁,可以问出很多问题,可以很专注地玩一个玩具,玩一下午都不腻,还可以把积木拼搭成各种样子,把它想象为一个人,想象为一个厨房,等等。

这些充满创造力的状态其实是人类天生就有的,所以真正要关注的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到底是什么事情使人们失去了这一状态。

比如,很多人觉得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是因为从小就被要求学钢琴、学小提琴等,而不是因为自己喜欢。

有的人可能会说:「说不定这些爱好练着练着就逐渐爱上它了呢?」

其实,这是两种不一样的状态。

真正的爱好其实是发现这件事情的有趣之处后才开始学习,而不是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有趣之处。

当然,再热爱的事情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困难,但有由于喜爱,所以在面对挑战、困难时,感受更多的是解决问题的快感和成就感,而不需要刻意坚持。

以打鼓为例,很多人开始喜欢打鼓,其实可能是因为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可能只是看到别人在打鼓,然后发现原来打鼓这么有意思,有很多节奏变化,就算没有其他乐器配合,打鼓本身好像也很有意思。

在听到鼓点的时候,感觉整个身体都想跟着跳动起来,感受那种从心底里发出的热情,因此他们才会想学习打鼓。

由于一开始这件事情就是一段很正向的经历,所以在学习打鼓的过程中,即使还没能学会打某个节奏,但他们知道自己能把这个节奏打得很顺畅的时候会获得一种身心愉悦的体验,所以他们就可以忍受枯燥的练习过程。

而对于在学习尝试后找到的爱好,如果是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了乐趣,体会了快乐,那也可以算是真正的喜欢;但如果练习的动力是每次获奖时的风光,那么爱好其实是获奖,而不是这件事情本身。

而对于有空心病的人而言,他需要享受的就是获奖时的风光,就是别人的赞扬甚至是自己藐视别人时的虚荣。

孩子在玩耍过程中,就会逐渐发现自己的兴趣,慢慢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能干什么。

当然,这有个大前提,就是安全感。

一个人如果没有安全感,害怕失去,害怕被别人讨厌,那么他就不敢自由自在地玩。

发布于 2024-03-25 17:44・IP 属地北京
漫读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