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判断孩子受到了校园欺凌?
父母可以留意以下几个方面。

孩子换洗衣服的时候,留意衣服上是否有被扯坏、明显磨损、灰尘过脏等迹象,同时也可以留意书包、鞋子、头发、文具、书籍等处是否有异常。
孩子洗澡、洗脸、睡觉、起床穿衣的时候,适当留意身上有没有淤青等外伤痕迹。
观察孩子是否有刻意遮掩、有意回避、特别不耐烦、突然不让父母在自己身旁等与往常不一样的情形。
从以上情形中初步说明孩子在校园里可能有肢体冲撞类行为,家长再侧面从孩子的同学、家长、老师那里了解到一些相关佐证信息来进行判断,鉴别是正常的打闹造成的还是被欺凌导致的。
此外,父母还要留意孩子是否突然之间说话比之前大幅度减少?胆子是否突然之间变得过小且持续?平时的零花钱要的次数、额度、理由、躲闪、说谎等也突然间大幅度多了起来?孩子上学放学路上或者平时,遇到同学是否有意躲到父母身后、远远看到同学后快速悄悄地扯着家长衣袖要求绕远路走?晚上睡觉是否突然经常做恶梦说梦话惊醒且不易马上入睡?是否突然之间不想上学、讨厌学习等?孩子是否突然之间偷偷地或者高频次地看起强身健体的书籍或者视频来,孩子一个人独自关起门来锻炼等?

有一些校园欺凌的变种也是需要父母留意的,比如,孩子是否偷偷地把门关起来替别的同学做作业,文具特别是贵重的文具频繁丢失、重买,听到周围人提到学校的一些同学、事情时突然极其反感厌恶失态或者大着嗓子吼叫等。

孩子若出现上述情形中的一些很轻微行为,家长要从日常生活中验证是否是自己神经过敏小心过头,没必要过于焦虑。
倘若上面所列的情形出现的较多或较严重,父母就要提高重视程度,及时从老师、家长、同学那里了解一些相关信息,及时同孩子进行学习成绩以外的沟通,抽空陪孩子多做户外运动,尽可能从孩子口中了解到这方面的内容,综合分析可能的原因。
若孩子主动告诉家长,且孩子平常没有经常撒谎、开玩笑的习惯,结合外围了解到的信息,基本上可以判定孩子受到了校园欺凌。
2.当孩子不主动说时,该如何识别孩子受到了校园欺凌?
父母识别出孩子是否在学校受到欺凌,本身有较大的难度,如果孩子不公开说出他们在校园的经历,识别的难度更具有挑战性。
除了第1个问题中提及的情形外,下列因素也可以帮助父母识别孩子是否受到了校园欺凌。
孩子无法说明理由的肢体伤害、个人物品丢失损坏、经常头痛胃痛身体不舒服;突然不愿意吃饭或者大吃大喝;突然疏远好朋友、朋友急剧减少;突然不愿意参加公共场所的社交类活动;极度自卑或自尊;极端的可能会有离家出走、自己伤害乃至或谈到轻生等。
父母发现上述苗头性倾向时,对孩子的态度要温和开放,同时积极参与到班主任、老师、同学家长、同学及孩子朋友等共同形成的防范预防校园欺凌大体系中,分工合作,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健康学习生活的校园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