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个回答

邯郸 13 岁男孩被害案代理律师:测试发现很难短时间挖出案中的土坑,关于案件细节还有哪些值得关注?

搜狐新闻
17个点赞 👍

其实纠结于土坑是不是能挖出来,目的性还是比较明显的:

我们只能陈述到这儿,至于说是否有其他的犯罪嫌疑人出现,我们现在并没有充分的证据。

虽然说「没有充分的证据」,但应该也是提出了被害者家属方的质疑。至于说这样的质疑有没有道理,会不会像是心迷宫一类的电影里面展示的「孩子犯罪家长帮忙」呢?亦或是有「消失的他」?

这些或许都得等真相水落石出才知道。

但是,我并不认为被害者的代理律师提出这个「消失的他」问题,并且向公众透露,意义有多大。因为,如果检方和被害人的代理律师一样,笃定光靠三个小孩子没有办法挖这么大的坑,一定有其他人存在。那如果三个犯罪嫌疑人都一口咬死人就是这个「消失的他」杀的,岂不是给大家上演了正宗的「幽灵抗辩」?(虽然改变不了太多,但至少有的扯)

所以一开始我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甚至以为是三个犯罪嫌疑人开始找人运作了,结果没想到是被害人一方提出来的观点。当然背后究竟是不是有什么不为我们外人知的情况,才导致律师「剑走偏锋」,那就不得而知了。

事实上,也如 @缅桂花开 老师提到的,三个不满十四岁的小孩虽然敢杀人,但是到底能够怎样天衣无缝「瞒住一个人的存在」,恐怕并不是那么容易。因此,我想这个「争议」的实际价值不是特别大。

另外,侦查实验开展的前提是「了解案件情况」并且科学的模拟,毕竟不是拍法治频道普法剧……

对侦查实验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看看最高检公布的「典型」:

此外,我个人认为到底是活埋致死,还是先死后埋,对案件的定性侦破实际上没什么太大的影响,反而有点「二次伤害」的嫌疑了。

发布于 2024-03-18 19:33・IP 属地广东
一丁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