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可能就是很自卑、内向、对外交流这块很多障碍。
早期的心理受过创伤,其实会留下很多原始模式。遭受过霸凌的孩子,内心会很敏感、自卑,对外界和人相处上,总是会有意无意的躲闪,心理能量很低。
要么就是变得情绪易怒和易亢奋,一种是极度的自卑、内向,往里收。一种可能藏着报复的情绪在,易怒,可能在人际关系中,一些细小的冲突也会被解读为”伤害“,进而愤怒的反击,因此可能造成人际上的不顺。
有个朋友曾经跟我说过小时候遭遇班里同学的霸凌,原因是她的同桌被别的男同学嘲笑,她听不下去,义正言辞的怼回去。从此她也成了那群人嘲讽的对象。
我朋友的学习成绩很好,班里前三名内。早上读早读的时候,这群人就给她取花名,比较难听的侮辱性名字。她的方法就是不理会。然后那群人每天读到一首古诗都会嘲讽她。
她从来没想过告诉家里人,而是就是这样忍着,然后每天回家的路上,暗自发誓,将来长大有能力,要像电视剧里的那些人一样给他们办了,她就是复仇型。
幸运的是,朋友后来自学了很多身心灵、心理学类的知识等,加上小时候被霸凌的程度算轻一点,所以影响还是较小。但是至今她跟我说,她还是讨厌那群人,还曾经因为愤怒自己当时没有回击讨厌自己,毕竟如果那时候告诉家里人,把事情搞起来,家里的哥哥们一定会保护自己。
为了发泄这种隐藏在心里的愤怒,她曾经在朋友圈写过一段话,大意就是回老家看到当年霸凌她的那个女生在街边摆摊为生、心里很开心,祝福她永远贫穷,活该之类。
而我的朋友已经早就考上大学、在大城市立足。
那种以德报怨,其实不适合用在一些受过霸凌孩子的身上,真正的愤怒隐藏在心里,是需要渠道释放的,才能拿回内心的力量。
但愿,学校、社会、家庭都关注校园霸凌这个事情,让这种东西失去土壤。
发布于 2024-03-19 20:05・IP 属地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