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个回答

为何看似合理的绩效目标却成为员工离职的导火索?

智办事
1个点赞 👍

目标管理

企业绩效要求的是每一项工作必须以达到企业整体目标为目标,尤其是每一位管理者都必须把工作重心放在追求企业整体的成功上。期望管理者达到的绩效目标必须源自于企业的绩效目标,同时也通过管理者对于企业的成功所做的贡献,来衡量他们的工作成果。管理者必须了解根据企业目标,他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绩效,而他的上司也必须知道应该要求和期望他有什么贡献,并据此评判他的绩效。

目标管理必须投注大量的心力,并需要特殊工具。企业在本质上包含了三种误导管理者的重要因素:管理者的专业工作;管理的层级结构;以及因愿景和工作上的差异,导致各级管理者之间产生隔阂。

企业应该鼓励员工精益求精,但是专精的技艺必须和企业整体需求相关。企业应该把职能性管理者的数目维持在最低限度,尽量增加“一般管理者”的数目。一般管理者负责管理整合性的业务,并且直接为绩效和成果负责。

管理者在从事职能性和专业性工作时,通常会逐渐建立起管理的习惯、愿景和价值观。对专业人员而言,达到高技术水准是很重要的事情,不为自己的工作设定高标准,不但自己会日渐堕落,也会腐化下属。只有强调专业水准和追求专业水准,才能激发每个管理领域的创新和进步。

但是,这种努力提高专业水准的做法也会带来危险,可能导致员工的愿景和努力偏离了企业整体目标,而把职能性工作本身当成目的。太多的部门主管只在意自己是否达到专业水准,而不再根据部门对于企业的贡献来评估自己的绩效。除非能加以制衡,否则部门主管追求专业水准的合理要求,将成为令企业分崩离析的离心力,致使整个组织变得十分松散,每个部门各自为政,只关心自己的专业领域,互相猜忌提防,致力于扩张各自的势力范围,而不是建立公司的事业。

新科技要求专业人才之间更密切地合作,并且它将要求那些 甚至在最低管理层次的职能性的管理者将企业看做一个整体,懂得企业对他们的要求是什么。新技术既需要追求卓越技艺,也需要各个层次的管理者坚持不懈地将共同的目标作为他们努力的方向。

上司的误导

管理的层级结构更令问题恶化。在下属眼中,“上司”的言行举止,甚至漫不经心的谈话或个人怪癖,都经过精心规划和考虑,具有特殊意义。

对许多管理者而言,误导部属绝非他们的初衷。要解决这个问题,在管理结构上,必须兼顾管理者及其上司对管理工作的要求,而不是只重视上司的看法。

管理者试图改变行为,以避免误导部属,却反而把原本还不错的关系变成充满误解、令人尴尬的梦魇。管理者变得过于小心自己的一言一行,以致再也无法恢复过去和下属之间轻松自在的相处方式。

各个管理层次的差异

造成这种偏差的原因可能是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关心的问题各异,职能也不同。

不能靠改变态度和行为来解决问题,因为问题的根源在于企业的结构。“良好的沟通”也无法解决问题,要有良好的沟通,前提是先建立良好的共识和共同的语言,而这正是一般企业所缺乏的。

每个层次的管理者都需要具备独特的眼光,否则无法把工作做好。但是,由于每位管理者看事情的角度大相径庭,因此常见的情况是,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明明在讨论同一件事情,却浑然不知,或明明讨论的是南辕北辙的事情,却误以为大家谈的是同一件事。

高效能的企业管理层必须将公司所有管理者的愿景和努力导入一致的方向,确定每位管理者了解公司要求达到的成果,而且他的上司也知道应该预期下属达到哪些目标。高效能的企业管理层必须激励每位管理者在正确的方向上投入最大的心力,一方面鼓励他们发挥最高的专业水准;另一方面,要把高超的专业技能当做达到企业绩效目标的手段,而不是把达到高标准本身当成努力的目标。

管理者的目标制定

每位管理者都需要有明确的目标,而且必须在目标中列出所管辖单位应该达到的绩效,说明他和他的单位应该有什么贡献,才能协助其他单位达成目标。目标中还应该包括管理者期望其他单位有什么贡献,以协助他们达到目标。也就是说,目标从一开始就应该强调团队合作和团队成果。

每位管理者的目标应该根据企业的整体目标来制定,并应该说明他对于公司所有经营目标的贡献,但并非每位管理者都能对每个领域有直接的贡献。管理者应该明白,他在不同领域所投入的努力和产出的成果之间必须达到平衡,企业才能发挥经营绩效。必须一方面让每个职能和专业领域都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另一方面也要防止不同单位各据山头,党同伐异,彼此忌妒倾轧。同时,也必须避免过度强调某个重要领域。

为了在投入的努力中求取平衡,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在制定目标时,都应该兼顾短期和长期的考虑。而且,所有的目标也应该包含有形的经营目标和管理者的组织和培养,以及员工绩效、态度和社会责任等无形的目标。

发布于 2024-03-19 17:02・IP 属地福建
管小白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