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怎么定义“人中龙凤”的?
我知道自己肯定不是,但不确定有没有见过算得上是“人中龙凤”的——可是又觉得这么说,是对其他人的冒犯,毕竟活了四十多年,善良的、坚毅的、博学的、果敢的、聪慧的、有行动力的、有包容心的、天真无邪的、热烈投入的、朴实无华的、吃苦耐劳的、锐意进取的、秉持理想的、特别漂亮的……形形色色的人,总归是见过一些的。
交往或有深有浅,相遇或有长有短,闪亮的、平实的触动瞬间总归是有一些的。
对于自己,我是自惭形秽的——别的不说,与小小孩子与年迈老人相处的时候,就常常照见自己修为不足的地方。
对于他人,我倒是不知天高地厚,似乎认为自己有评论的权利:自以为,我没有见过一个完美的人。
这一点,就照出了我的狭隘,照出了自己拿着无形的尺子在生活——对有着大大小小成就、或各种闪光点的人,我自然也是佩服和欣赏的,只是似乎未曾想到用“人中龙凤”来形容。
说不清是骄傲还是诚实,我觉得自己未曾遇到过完美的人。
那是不是说,成龙成凤也是不完美的,像是阿琉斯之踵,人性中总是不可避免有这样或那样显而易见或隐藏至深的弱点。
再想一想,像是合理又像是诡辩——既然仍是“人”,那就还没成为“神”。
既然是人,就带有人性。人性中有许多闪光点,也有许多局限处。
对我们自己如是,对我们的孩子也如是。
故而,我们自己做不到人中龙凤,或即便符合了某种被定义的人中龙凤,对大大的宇宙来说也仍是渺小谦卑的,又如何去把这样的标准往孩子身上施加呢?
我们又是否思考过“人中龙凤”,这样的心气,或是已能细化的标准,是人类的虚妄吗?是对自我现状的否定与不满,所以才热望、攀援与证明自身的不同与卓越吗?
假如我是一名父亲或母亲,想要孩子快乐,又不要对他施加学业压力,可是我要他能站在优秀的巅峰——那是因为我们大大的自我,需要通过孩子来彰显吧:
看吧,他是我的孩子。养育出如龙似凤的孩子,说明了我是一个多么伟大成功的父亲。
这是其后真正的心理诉求吧?
那么,何不自己先站到舞台中央呢?让聚光灯打在自己龙凤的威仪上,自我满足就在此刻,不必借等孩子的生命来配合“我”所想要的表演。
还是说,“自我”它非常大,所有我的延伸,都务必辉煌灿烂,包括未来的各种可能,比如还未到来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