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战争纪录片《马里乌波尔的 20 天》夺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片中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 685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我始终也没想明白,一个近代史上饱受侵略民族几经危亡的国家;一个才结束79年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国家;一个被三光政策犁过一遍,南京40多天里三十多万同胞无辜被杀的国家,怎么会在21世纪的今天,还有那么多人去为另一个侵略者站台?还有那么多人对饱受战争苦难的人横眉冷笑?
你们是被丧心病狂的侵略分子夺舍了吗?
不是,他们只是崇拜权利。日本侵华不也是有上百万千万人站在日本军国主义身边祸害同胞。他们只是崇拜权利,谁在上面,都无所谓。是日本人,毛子,满清,蒙古人还是什么人都无所谓。
编辑于 2024-04-02 22:55・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陈诚 - 23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豹司令 - 18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魔力三世 - 15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韩老六 - 5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燃烧的零式战斗机 - 17 个点赞 👍
小狐为您带来国际视野~
https://www.zhihu.com/video/1750483194452140032
当地时间3月10日,第96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杜比剧院举行,由乌克兰籍、美联社记者姆斯蒂斯拉夫·切尔诺夫(Mstyslav Chernov)执导的《马里乌波尔的20天》(20 Days in Mariupol)获得最佳纪录长片奖,这是乌克兰历史上第一次获得奥斯卡奖。
《马里乌波尔的20天》 切尔诺夫在领奖时说:“我真希望自己从未拍过这部影片。”他表示,希望用这次奥斯卡奖来“换取俄罗斯永远不再入侵乌克兰和攻击我们的城市”。
姆斯蒂斯拉夫·切尔诺夫(Mstyslav Chernov) 影片讲述了切尔诺夫和另一美联社独立记者叶夫根尼·马洛莱特卡(Evgeniy Maloletka),于2022年2月至3月,在乌克兰东部城市马里乌波尔度过的20天的故事。当时,作为顿涅茨克地区第二大城市的马里乌波尔正被俄罗斯军队包围,遭到大量轰炸。美联社称,切尔诺夫和马洛莱特卡是当时现场仅存的国际记者,他们所拍摄的照片被西方媒体用来报道当时的俄乌局势。
2022年3月11日,他们在一家医院拍照时,在乌克兰士兵的协助下被带出了马里乌波尔。离开之后,切尔诺夫根据收集的影像素材,和美国公共广播服务公司(PBS)的调查纪录片栏目《前线》以及美联社的团队,一起整理制作了纪录片《马里乌波尔的20天》。
影片画面
2023年1月,影片在美国圣丹斯独立电影节上进行了全球首映,并荣获世界电影纪录片类观众奖。随后三个月内,影片又分别获得和平电影奖年度最佳纪录片和克利夫兰国际电影节站立奖。
影片先是于2023年7月14日在美国部分影院上映,后于2023年8月31日在乌克兰公开上映。上映一周,影片在乌克兰的票房就超过53万格里夫纳(折合人民币约9.96万元),成为乌克兰历史上票房最高的纪录片。
第96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揭晓画面
2023年9月18日,乌克兰奥斯卡委员会提名该影片角逐第9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国际故事片”类别。与该影片同获第96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提名的有《柏比·恩瓦:街头总统》(Bobi Wine: The People's President)、《永恒的记忆》(The Eternal Memory)、《奥勒法的女儿们》(Four Daughters)、《屠虎》(To Kill a Tiger)。
(编辑:老人与海)
搜狐《知世》
发布于 2024-03-11 11:28・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搜狐新闻 - 1 个点赞 👍
乌克兰演员总统带领全民勇夺奥斯卡大奖!
查看全文>>
勇敢虎虎 - 0 个点赞 👍
奥斯卡闹大笑话了,这大姐,就是那个炒作的孕妇,给京子投票了。是的她很自豪自己是俄罗斯人,而且在俄罗斯大选里给京子投票。
查看全文>>
grr顾 - 647 个点赞 👍
#FAIR AND SQUARE#
西方这一次有一个非常大的损失,就是把各种各样原本花了几十甚至上百年积累起来的有名望的品牌,那些真正为它们的软实力做担保的东西,拿来给拜登殉了葬。
约等于几十年老财务,为了不争气的儿子偷了两万公款还高利贷。
你都不知道是该骂他背叛你的信任,还是该替他觉得可怜。
有罪是真有罪,可怜也是真可怜。
当然,西方也是到了最后的时刻,它们面临的选择是要么“拿这些体面下注,搏一搏看能不能挺过这轮审判”,要么“保住体面现在就下台领罪,靠这些体面博减刑减罚”。
问题是,这样博下去,只会把本来能保住退休生活的那点老本都拿来徒劳的延缓审判,搞到最后还是要判刑,却没有多少值得减刑减罚的事由可用了。
这些东西能感动、能说服的,都是那些原来不用这些东西就已经被他们说服的人。但是这些东西所反应出的荒唐的虚伪、令人作呕的双标,却只会令原本对他们还有点香火情的路人感到反胃和厌恶。
你们的所谓公平和正义,只不过是伪装的镣铐而已。
装饰华丽的项圈,就不是奴役的项圈了吗?
可笑吧?
毁在美军手下的城市何止百倍于此。
死在美军手里的无辜平民——那要远比海妖营、亚速营这些没有人性的吸毒纳粹无辜得多——何止千倍于此。
加沙就当你是来不及,但有史以来,有几个这些无辜者的纪录片得奖?
不是什么歌颂美军“人性”、歌颂情报官员“有原则”的“艺术片”,而是那些由受害者本人、遗属们拍的纪录片?
哦,是因为ta们艺术性不够,是吗?
是啊,那些“导演”们没有上过艺术学院,因为你们把他们的艺术学院炸了。
连相机都没有,因为你们把他们买相机的钱没收了、把卖相机给他们的人抓了、杀了。
电都用不上,因为你们把发电厂摧毁了。
ta们说的还是难懂的阿拉伯语、越南语、朝鲜语、波斯语……
他们没有镜头语言、没有剪辑经验。
他们没有面孔、没有声音。
所以,怪他们没水平、运气不好、实力不济吧。
恭喜这位导演得奖,你和你的评委们赢了。
“Fair and square”.
编辑于 2024-03-14 19:19・IP 属地中国香港查看全文>>
9adgq - 55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我是名字 - 53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左边翅膀 - 44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普京 - 35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木木小王子 - 285 个点赞 👍
事到如今,我已经不想跟蛾粉们理论了。道理要跟懂的人去讲才讲得通。
这个纪录片,我虽然没有时间去看,但是,历史已经记住了俄罗斯的邪恶。这就够了。
我跟我的亲人是这么说的,今天俄罗斯在乌克兰所做的,就跟当初日本在我们祖国所做的一模一样。
我们不应该因为受害者换成了别人,就可以把邪恶说成正义。、
发布于 2024-03-14 03:24・IP 属地湖南查看全文>>
乌克兰正义必胜 - 204 个点赞 👍
我本以为知乎会比儿童厕所和贴吧好一些,看来没差多少。
全片食完,感触最深的还是战争开始后二十天的众生相。
痛骂普六茹扯淡的老者。
对着试图采访的记者直接开骂,准备驱车撤离的居民。
为健身房玻璃贴上胶带,防止碎裂时产生大范围崩裂的市民们。
躲在地下室中哭着说想要生活在乌克兰的妇女。
在绵延不绝的炮火声中,推着小车独自走在大街上的老者。
哭喊着驱赶强盗的女老板。
把强盗们驱走,维护了治安后一嘴骂骂咧咧,胳膊缠着蓝色胶带的乌军战士。
没有什么情绪波动,一直在埋头工作的医护人员,以及躺满了人,安静的医院走廊。
被导弹袭击医院,最终一尸两命的孕妇,鹅媒“辟谣”成摆拍。
在已成废墟的医院三楼,喊着还有人活着否的士兵。
做完抛尸工作后直言只希望一切能尽快结束的医院工作人员。
时不时喊着要导演拍下眼前的一切,并诅咒普六茹和鹅军的不知名路人。
一直在帮助导演拍摄、寻找存在网络地点的警察弗拉基米尔。
躲避炮弹的楼道内,女性哭得泣不成声,蹲在地上,而男性则麻木的呆站在旁边。
在开战前几天被重点打击的各个公共设施,包括各个消防局。
焦急等待人道主义通道开放的市民,并质疑是不是乌军刻意不让人民撤离。
猜测是视频发出去后,被鹅军重点关照,一直躲在医院中,靠装备精良的乌军特种部队才能撤出医院的导演一行人。
一百公里,十五个鹅军关隘,赶上红十字车队终于逃出生天的一行人,仅仅是二十天,就带来了如此多丰富的内容。
马里乌波尔坚持了86天,而这部纪录片仅仅展示了前二十天所发生的、极其有限的一部分事件。
还有更多不为人知、或喜或悲的事情发生在这座通信几近断绝的城市。
影片结尾那些写着数字编号的木架,粗糙的安插在无序的乱葬岗。他们的故事,只能随着身体埋在泥土之下,鲜有人知。
没有地缘政治,没有宏观推演,只是聚焦在被战争铁蹄无情碾压过的市民们身上,不论其荣誉有无政治考量或非艺术化的情感助推,这都是一部宝贵的纪录片,精确记录了现代战争的轰鸣下,被包围城市的二十天。
编辑于 2024-03-13 11:27・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锚点 - 19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小白鞋 - 186 个点赞 👍
白皮猪仗着自己的宣传和媒体优势恶心人罢了。
奥斯卡搞这种操作前科不少的,参考那部黑叙利亚政府军自我美化洗地,获得17年奥斯卡短片的《白头盔》,至于现实里那帮白头盔干啥事情大家有目共睹的。
发布于 2024-03-11 14:38・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爱吃猫的鱼 - 17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缓缓打出一个问号 - 157 个点赞 👍
破防的人尽情去各大软件的评论区刷低分,像去年哔哩哔哩的哈友们对「辛德勒的名单」一样刷低分好了。
虽然最后把评分改回,但是你们还是可以怒斥:“害,都是资本。”
发布于 2024-03-13 10:37・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如履薄冰的星河 - 15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罗之岗 - 15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littlestake - 14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编辑个人资料 - 12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WildNo96 - 117 个点赞 👍
有鹅人说,为什么不给法国女记者拍的乌东片子颁奖?为什么没人夸这部“纪录片”?
当年网飞2015年拍了个纪录片,叫《Winter.on.Fire:Ukraines.Fight.for.浮reedom燃烧的冬天:乌克兰为牧田而战》,纪念基辅2014革命和亚努科维奇下台,内容为现场叙事+当时革命群众的采访,拍的非常震撼人心。
鹅为了搅混水,2016年拍了个纪录片叫《Ukraine .on.Fire燃烧的乌克兰》,片名浓浓的山寨既视感,想蹭网飞那部的热点,自称是“美国拍摄”的英语纪录片,内容为对扑京、亚努科维奇和“专家学者”的采访,又臭又长,大肆宣扬美国资助斯捷潘·班德拉、资助基辅2014革命的“乌克兰纳粹主义”阴谋论,明显是要顶替网飞的那个纪录片。
当年你在豆瓣上搜网飞的这个纪录片,搜到的是《燃烧的冬天》,但是点进去却是《燃烧的乌克兰》,里面全都是宣扬斯捷潘·班德拉阴谋论的。我就纳闷了,你支持鹅的《燃烧的乌克兰》,自己去建立一个豆瓣电影页面好不好,干嘛占领另一个纪录片的页面?这种污染交流环境、搅浑水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
影评里两拨人甚至都不知道对方看到的不是同一个纪录片,一拨人高呼人民的力量最伟大,另一拨人大骂乌克兰纳粹、种族灭绝,各说各话。
我在豆瓣影评中指出这一点,也就是这个页面所说的纪录片,无论是片名、影片信息还是截图,都是网飞拍的那部,而不是鹅的那一部,鹅粉应该去别的地方评论。积累了几个赞之后,瞬间被管理员橄榄。现在甚至网飞《燃烧的冬天》的整个豆瓣电影条目都没了,疑似是被删了,因为实在是糊弄不了大家了。
鹅的这个纪录片想讲乌克兰历史,却有意略过沙俄崩溃后的那个乌克兰国,以及乌克兰大饱饱的历史,全篇死扣字眼,说乌克兰民族是美国人发明的,说二战乌克兰游击队是美国人资助的,属实难绷,大俄罗斯主义倾向性太明显了。
编辑于 2024-03-13 13:38・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说真话的波星火 - 9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我们生于伟大时代 - 8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wanger - 74 个点赞 👍
2023年3月13日,CNN出品的《纳瓦尔尼》击败了大热的《火山挚恋》,夺得了第95届奥斯卡的最佳纪录长片奖
2024年3月10日,由乌克兰籍、美联社记者姆斯蒂斯拉夫·切尔诺夫(Mstyslav Chernov)执导的《马里乌波尔的20天》(20 Days in Mariupol)获得最佳纪录长片奖
艺术无国界,评委有国籍
发布于 2024-03-11 11:50・IP 属地四川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王国 - 74 个点赞 👍
专门写个回答,只为了发下以前看过的CCTV4《远方的家》“一带一路”特别节目,当然鹅纳的那些“乌克兰炸马里乌波尔”这类公然扯谎的行为本就一戳就破的毋庸多言。
先贴链接:
以下是节目部分画面截图:
接下来介绍了该公司是乌克兰境内拥有土地前十的公司 后面说乌克兰向日葵产量占全世界三分之一,葵花籽油出口排第一 记者还顺便尝了下刚收割的瓜子 接下来是到马城城区
2014-2015年,曾发生地方武装冲突 这是2018年时,央媒对乌东重镇社会的评价。再对比下2022年后的,我相信正常人都能看出哪一种是中立 后面记者还在夸当地人跟鸽子的和谐共处,完全就是一个普通的欧洲海滨城市 鹅国人来之前,才是真正的地区局限性的武装冲突 “还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国内鹅纳拥趸比鹅宣更恶劣的地方就在于此。鹅宣还停留在选择性揭露事实的程度,鹅粉则直接空口造谣、空穴来风、三人成虎,弄出了无数像马里乌波尔大鱼这样的笑话。
这是央视记者的感受 来了,接下来是重头戏,中粮工厂
当然,这些投资在鹅纳那里通过脑补已经自动替代成昂撒资本,COSCO也变成ABCD四大粮商了 注意时间,所谓的“乌克兰颜色革命以后变了,不跟中国合作了”、“亚努科维奇才是乌克兰最后一任合法总统”这种一戳就破的谎言到今天居然还有大批的信徒 后面介绍工厂,这一个厂的加工能力占顿涅茨克地区的37%,加工后的成品油主要出口到中国印度和欧洲国家。我就不放截图了。划重点:中粮成为乌克兰第二大植物油出口商。我也是看了该期节目后才知道,原来除了黑海的敖德萨与尼古拉耶夫港,亚速海的马里乌波尔同样也是乌克兰粮油出口的重要港口。当然,期间虽然发生过俄罗斯封锁刻赤海峡大桥,禁止乌克兰海军船舶出海的事情,但俄方也并没有封锁乌方的正常出口。后面拍摄葵花籽时,节目还补充到早在2014年,中国就已经成为乌克兰第二大葵花籽油出口市场。
公司每月为当地员工过生日举办的聚会 后面就是跟本地员工交流,采访的一些环节
响应“一带一路”倡议,预期将来几年经营量将会翻倍 最后四分之一的时长是到当地中粮经理马克西姆的家里去访问,以及到一位曾访问中国三次、非常了解“契丹”文化的基辅格利岑科大学教授办公室的访谈,就不再放截图了。
以上这些内容,包括《远方的家》“一带一路”的前几期节目(这个特别节目是一个系列,每到一国都要拍好几集,乌克兰拍了十一期,马城是节目组的最后一站),我觉得对于2014年后的乌克兰到底是一个什么样,以及跟中国的关系如何,有了一个初步的展现。虽然总的来说,作为前苏联国家,乌克兰还是没能摆脱解体以来的腐败、国家没有发展方向的问题,但毫无疑问肯定不是鹅宣里的那种乌东地区百无聊赖、生灵涂炭的惨状。
事实上,凭借一带一路这样的项目,乌东地区起码凭借低级农产品再加工出口日子肯定是越来越好的。但这一切在俄国人到来之后都灰飞烟灭了。我知道,俄粉肯定会争辩,说什么马城虽然被鹅菌的大炮拆成了废墟,但如今已经重建了居民区。且不说什么诸如“伪满的建设跟你有何干”的话,单论这些建筑,预制板造楼速度奇快这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吗??当然,俄罗斯或许可以靠这些拉拢得起马里乌波尔的人心,拉拢得起整个顿巴斯地区的人心,但绝对承担不起/不愿承担拉拢整个乌克兰的人心的代价。2013年末俄乌彻底决裂的原因,不正是普京最后没有给亚努科维奇那60亿美元的经济合作吗?再者说,俄罗斯境内除莫京、彼得堡二城及周边,以及每年靡费俄联邦财政巨资供养的车臣外,其他那些普通的州,比如就在马城隔壁的南俄的罗斯托夫,我敢说这些地方的城市同乌克兰的那些城市一样,大都还是以遗留的老旧苏联建筑为主,就更不用说像达吉斯坦、远东、雅库特这些边疆地区了!俄罗斯倘若是真的有钱,普京大帝又是真的关心百姓,那就先请给自己的国民换套新房吧!
文末最后再贴一遍节目链接。再多说几句,预判到一定会有死硬俄粉嘴硬说等俄罗斯攻下更多的乌克兰土地,局势稳定后,乌东的粮油还是能照往常出口。且不说战争局势走向如何,不提将来买家大受限制的问题,干脆就假设投资者是个傻子,无视风险/大鹅研发出黑科技铁幕装置,能保粮油出口设施无忧,那么,那些已经被炸烂了的中粮码头,荡然无存的中粮当地资产、公司组织架构,以及投资的资本占股,又该怎么算呢?要知道,大鹅是断然绝对不可能赔偿的,俄罗斯历来视吞并的领土及其上的所有资产为己有,哪怕日俄战争打成那样,最后也不过吐了半个库页岛出来。俄罗斯似乎也不像怎么在乎我们这个合作伙伴的样子,就凭前几天还在大张旗鼓地纪念“达曼斯基岛”事件55周年。怎么看也不会认下此前中粮的这些资产与投资。马里乌波尔的未来,看来注定是要灰暗一段时间了。
编辑于 2024-03-21 20:01・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人民富豪 - 63 个点赞 👍
底下嘲讽的鹅友应该没看过这部纪录片吧 这部片子就是拍摄的马里乌波尔被入侵 被轰炸时真实的记录 极度真实的纪录片
里面基本没有政治宣传 就是直接给你看俄罗斯怎么把一座美丽的城市打成废墟的
和我去赫尔松 哈尔科夫时看到的差不多 城市被炸成废墟 当地人流离失所 大量平民死亡
不知道有什么好嘲讽的 某些在巴以冲突时自诩有良心的人 在乌克兰平民死亡时却视而不见 赤裸裸的双标
甚至还有低质量回答说乌克兰统治时马里乌波尔是废墟 俄罗斯重建了马里乌波尔
看的我都无语了 你们是在搞笑吗?马里乌波尔这个废墟是谁炸的你们不知道吗?就是发动侵略的俄罗斯炸的啊
我知道这时候肯定有鹅粉拿出什么“轰炸顿巴斯八年”那一套出来洗地了 且不说这个早就证实了是假的 问题是就算按你们说的真的轰炸顿巴斯八年 那也跟马里乌波尔没关系啊 因为要炸也是炸顿卢叛军的地盘啊
可马里乌波尔从来都是乌克兰控制的 顿卢伪军根本就控制不了马里乌波尔 叛军在俄罗斯全面入侵前只能控制顿巴斯三分之一的地 根本都摸不着马里乌波尔
下图是俄乌战争爆发前的顿巴斯局势图 红圈圈起来的地方是马里乌波尔
很明显 马里乌波尔是乌克兰控制区 乌克兰咋可能炸自己的地盘呢 马里乌波尔被炸成废墟完完全全就是开战后俄军干的 跟乌克兰有毛关系
我正好还认识一个马里乌波尔姑娘 我还和她聊过几句 她家就被俄军炮火炸了 她还告诉我当时俄军射杀试图逃去乌克兰控制区的民众 所以他们不敢跑只能留在沦陷区
和鹅友们在家幻想不同 我是真的去过乌克兰 和当地人交流过 知道他们的想法
下面是一个赫尔松人的心声 他们恨透了入侵他们国家 摧毁他们的家园 杀死他们家人朋友的侵略者
和鹅友评价想象了解俄乌不同 我自己真的去过乌克兰 亲眼看到了被俄军炸成废墟的城市 和当地人对侵略者的刻骨仇恨
编辑于 2024-03-13 18:23・IP 属地澳大利亚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肉肉的环球旅行 - 6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西门也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