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3个

全国政协委员尹艳林表示城镇化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住房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依然较大,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238个点赞 👍

的确很大,我国还有超过13亿的人没开过法拉利,没戴过劳力士,没吃过鱼子酱,没去过太平洋,难道是因为他们不喜欢吗?难道是因为他们没时间吗?如果得不到答案,这位委员不妨问问自己和家人喜不喜欢开法拉利,喜不喜欢戴劳力士。

提升空间归提升空间,但这种预期是否能实现要以客观环境为基础。能够乐观看待楼市只能说她既不懂哲学又不懂经济学。

身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先行者,居然在该问题上严重违背了【事物都是不断变化发展】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两大理论,且陷入了刻舟求剑的陷阱之中,实属有违她的委员身份。

房地产本就是一个低附加值产业,它不像当初蒸汽机、内燃机和电力催生出来的产业那样,能够对社会生产力起到大幅的促进作用;它反而像郁金香一样,是一个纯粹的资金流动和资本博弈的泡沫产业,既无法增加基础性生产力水平(农林渔牧),又无法提振高阶生产力水平(高新技术)。

所以,以房地产为支柱产业的发展模式,其发展质量一定是相对低下的。本来低下也能接受,如果能够良性运转至少可以避免产能过剩带来的经济危机;然而事实却是由于房地产成为支柱产业,导致社会资源和资本不断涌入,形成了高杠杆和高泡沫,可以说严重劣化了资源配置,降低了发展效率。于是才有了如今芯片半导体被卡脖子,人工智能远远落后的窘境。

在经济繁荣周期,各种预期往往能够提前实现,使得经济增速愈发加快;但在经济低迷周期,各种预期往往都只能滞后实现或是无法实现,所以在此时不能再看重所谓的未来规划和目标,否则就会陷入刻舟求剑的陷阱之中。

从这点来说,城市化的提升空间固然存在,但基本都很难挖掘或是说实现不了。在经济低迷时期以市场潜力为研判标准本就违背客观规律;而支持【以房地产为经济发展支柱】的论调,更是不思进取、自绝后路的言论。

如果不能培育新兴产业崛起,不能升级产业结构,轻则会输掉本世纪下半叶的大国竞争,重则会导致生产力水平长期停滞不前,发展质量严重不足。

发布于 2024-03-07 11:18・IP 属地四川
我是V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