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2024年中国国防预算仅占gdp1.3%?
2023年gdp是126万亿,今年国防预算才占gdp的1.3%。德国2024年国防预算都2%了,中国占比居然比二战战败国还低,更别提美国的3.4%,俄罗斯的4%...
- 117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明朝当年也是这样的。
在地方政府濒临破产,教育投入持续增大,养老金只增不减,房地产金融急需注入流动性的当下。
中国已经基本没有增加军费的能力了。
三公消费,维稳支出,教育经费,科研经费,医保开支,转移支付。
这些财政开支的大头,砍哪一个都会引起剧烈的反弹。
军费作为一个砍起来不会得罪任何人的支出,显然没有提高占比的可能性。
而且中国军费本身支出的消费比就很差。
整个火箭军的战略导弹数量加起来还没美国空军一个联队导弹多,人效低到不忍直视。
陆军装甲比例极低,基本是一只步兵大队,坦克不仅质量差,数量还没优势,传统优势项目的炮兵也被改革掉了。
空军稍微好一些,但是不重视空地协同和对地精确打击能力建设,基本是一只防御性空军。
海军严重偏科,不具备弹道导弹防御能力,护航舰臃余,严重缺乏主力舰,不具备航空兵制海能力,海基核打击能力只存在于纸面上。
一提加军费就跳脚,鼓吹军费是够的,解放军天下无敌,最好的国防果然是让人们以为自己受到保护。
编辑于 2024-05-01 12:22・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叶隐闻书 - 21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介虾米东东 - 19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新世纪福报战士 - 69 个点赞 👍
说一个稍微有点偏题的回答。
根据我在知乎上长久地通读军国主义相关的回答,低军费是典型的军国主义的先兆。
注1:此标准适用且仅适用于那些位处东亚、领土同时与陆地和海洋包裹、人口总量众多,军队人数庞大的国家。
编辑于 2024-05-01 18:47・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z10185 - 4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快乐猫 - 40 个点赞 👍
虽然我也经常半开玩笑地吐槽老钟国防预算低得不似蓝星,但是还请诸位始终记住一句话:
世界是物质的,财政预算这种东西不是你多画几个零,就能多出产一些武器的。
所以不要瞎操心老钟的国防问题,这方面那还真就是海专精精确算,神神们再怎么酸,他们也只能看着一年一个法国海军的老钟开酸。
你看看列举的这几个国家,美国就算把它 FY2026 的国防预算提到 12000 亿美元,也没办法变成全新的船坞来缓解目前极其严峻的海军维修局势 —— 一条攻击型核潜艇的维修要排队九年,一艘两栖攻击舰排不到船坞索性计划派潜水员下水去修 —— 这可是造老 051型驱逐舰 时期的中国才会不得已土法上马的搞法,但是去年一年烧掉 9200 亿美元军费的美国人就是沦落到这个地步了。
再比如欧洲那帮国家,北约国防预算占 GDP 比重 2.0% 看起来很高?那请问什么时候不依赖韩国的自行榴弹炮和 155 毫米炮弹产能?什么时候能不依赖东大的硝化棉原材料?什么时候能不依赖美国拆东墙补西墙的防空导弹库存?
你以为美国人想退役这么多 F-22A 和 F-15C/D/E 吗?你以为美国人不想要更多的 NGAD、不想要更多的 F-35 TR.3 吗?但是没办法按时交付,那就是没办法按时交付。
再说回欧陆,之前我看有人说髮国的卡车炮产量高,那我只能说如果为了战时的乌克兰才试图提高到月产 12 门的计划产量是高的话,你让老钟怎么说?老钟自用加上几个出口订单,七八年时间里不急不徐换个 1200 门单一系列型号的卡车炮举重若轻,顺便还开发了基于不同平台的另外俩系列。工业能力摆在这里,你看预算是看不出什么东西的。
老钟的体量已经大到你掐海运线都没啥意义,目前在老钟国境线内的废旧钢铁和矿石库存怕不是能赶上其他几个国家的钢铁年产量总和。
你要真焦虑军费不足,那就看看今天出海跑圈的大平顶船。
发布于 2024-05-01 23:38・IP 属地湖南查看全文>>
阿槇二号机 - 30 个点赞 👍
1.3%不错了,毕竟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主要的财政支出还是要集中在发展国计民生方面的
说到底,中国没有美国那么庞大的海外驻军和海外军事基地,而且军事装备的采购成本远低于美国,军队的贪腐问题也比美国要好不少,同样一笔钱的费效比是远高于美国的
所以中国以远比美国低的军费支出,能取得比美国更显著的军备进步
而且说实话,中国的周边环境并不太好,中国真把军费的GDP占比拉到2%以上,周边所有国家就都该犯嘀咕了,觉得中国肯定要搞事情,这其实反而不利于中国的地缘安全和地区稳定
当然,话说回来
以中国的工业规模,再加上严重偏低的军费开支
真哪天把兔子给逼急了,兔子增加军费和扩大均被产能的空间余量,估计也是能带给全世界一些来自中国的震撼吧
发布于 2024-04-30 08:36・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晨水 - 21 个点赞 👍
所以我一直都说,那些整天在那里一惊一乍,什么三战四战五战的人,连基本的思考能力都没有,整天妄想点没有的事情。
判断会不会爆发大规模战争,方法很简单,直接看军费占比就行了。
前段时间,北约宣布2024年十几个成员国的军费会达到GDP的2%。法国宣布军费将在2025年达到GDP的2%。
军费占GDP的2%,意思是这个国家拿出总生产力的2%用在军队建设上。剩下的98%用在经济发展上。二战期间,日本军费几乎占GDP的100%,也就是说全国人都在为战争工作,整个国家成了一个大军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吃喝拉撒,都是在为战争服务。国家打仗,生死存亡关头,全体人民都为战争工作,军费占GDP的100%,也是合情合理。相比之下,即便没有半点常识也能看出来,2%的比例是很低的。
有的国家战争期间,军费会占到GDP的百分之八十、六十、五十。没打仗,但战争风险比较大的国家,军费会占到10%左右。
现在的正常国家,没打仗,打仗的风险也很低,军费通常在3%左右。
前些年美国总因为军费问题和欧洲盟友吵架,就是因为德国这些国家军费出的太少,只占GDP的百分之1点几。美国想让他们提高到3%,他们死活不干。问题是美国的军费占了GDP的3%,他们还是盟友,真打起来得拉上美国,摆明了欧洲人是在薅美国的羊毛。现在有俄乌战争的刺激,这些欧洲盟友才扭扭捏捏的把军费提高2%。
中国军费则只占GDP的1.7%。
军费是按比例算的,拿钱数说事儿是没有常识。王思聪有钱,哪怕吃500块的早餐,都属于简省节约。你月入3000,吃50块钱的早餐,那就属于挥霍无度。这得按比例算,不能说他吃500块的早餐就是挥霍,会吃破产,你吃50块钱的早餐就是简省节约。
某些人整天一惊一乍,这个要来打他,那个要来打他,唇亡齿寒,他又要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都属于自己吓自己,自作多情,自我幻想。
看看各国的军费占GDP的比例就能明白,现在国际整体局势是相当缓和的,即便俄乌那边还在打。中国军费占GDP的1.7%,欧洲占2%,美国占3%,都是没准备打大仗。真想打,必须要提前增加军费,先扩军建设两年才能真打。所以爆发大战之前往往都是军备竞赛,军费增加到GDP的百分之十,甚至更多。军费是一个国家的最高层决定的,他们没有打仗的计划,同时也判断不会有人来打自己,才能把军费占GDP的比例定得这么低。
军费占GDP比例低,反过来也能说明这个国家的最高层既不想打别人,也认定不会有人来打自己。打还是不打,完全可以通过军费占GDP的比例看出来。紧迫还是不紧迫,也都完全能看出来。
不讲数据,闭着眼睛喊,今天要打,明天要打,没有意义。某些人喊了一辈子打,一辈子没打,他都没觉得自己是不是有点问题。高层把军费定得低是认为不会打。底层天天喊打。高层的判断准还是底层的判断准,这不还是1+1的问题嘛。
俄乌战争之前的几年里,俄罗斯的军费占到了GDP的5%以上。别看他军费总数不多,实际上相当于中国的3倍,是美国的1.6倍。俄罗斯人口是中国的十分之一,战争之前他的部队就是100多万人,相当于中国1000多万人的部队。说明俄罗斯憋着打乌克兰,或者想打别的国家已经很久了。
只不过他以为100万的军队,占GDP5%的军费,打仗够用了,打起来才发现根本不够用。
从北约的军费上也能看出来,这些国家现在依然没拿俄罗斯当回事。今年、明年才慢吞吞的把军费提高到2%,已经是对俄罗斯的最大尊重。他们认为占GDP2%的军费足够保障自身安全。从军费上能看出来,他们没什么危机感,事情在他们眼里根本没多严重,而这么判断也没什么问题。
今年、明年才能达到GDP2%的军费,他也不可能来打你。别怕,把心放肚子里。占GDP2%的军费,看着像是要跨海过来跟你玩命的样子吗?啥时候双方军费超过GDP的5%再喊也来得及。
不过话说回来,军费占GDP1.7%、2%、3%的这些国家,潜力是很大的,都还没发力。真想打大规模战争,都要提高到10%,动员几百万上千万军队,场面非常壮观。
但俄罗斯几乎没啥潜力了,因为他开战之前已经军费占比已经比别人高很多了,真打起来还得再翻多少倍。战争之前俄罗斯军费占GDP5%的数据是比较准的。打起来以后,俄罗斯讲的越打越有钱,以及其他的数据、军费,只能当笑话看。
并且俄军的数量,在开战前,其实已经是打世界大战的数量,已经接近极限了。
俄乌战前俄军总数100多万,美军150万,中国军队200多万。看似俄军人数也不算最多,但要知道,美国人口是俄罗斯的2.3倍,中国人口是俄罗斯的10倍。法国人口是俄罗斯的一半,法军24万,不到俄军的四分之一。英国人口和法国差不多,但英军更少,只有15万。
如果按人口比例算,俄罗斯的100多万军队,其实相当于中国1000万、美国350万,英法的50万。按人口比例算,俄军人数实际上是美军和法军的2倍多,是英军的3倍多,是中国军队的4倍多。
中国军队现在200多万,要是达到俄罗斯的比例那就是1000万,中间还有700多万的潜力。真打起来,只要达到俄罗斯战前的比例,就还能再动员出来700多万的部队。
中国军队1000万,这明显才是打世界大战的数量。现实的中国军队200多万,也明显是和平时期维持个最低局面的数。而战前和平时期俄军的100万,对应的其实是别的国家打世界大战的数。他如果也像其他国家那样维持个最低局面,应该是三四十万才正常。
也就是说俄军战前的100万,其实已经是打世界大战的数,已经接近极限了,打起来以后再想大量增兵很难,没有多少潜力可挖。其他国家准备打世界大战,稍微动员一下,按人口比例可以达到俄乌战争之前的数,像中国动员1000万军队,很轻松。
军队的人数通常分两个大档:和平时期最低限度和战争时期最大限度。之前中美英法军队的人数是站在最低限度的档上,俄军自己站在最大限度的档上。如果需要,中美英法的军队可以再增加几倍,但俄军不行。
况且,现代战争打的是生产力。
想长久维持现代战争,得几十个老百姓养一个兵。
一个炮兵按下按钮,几十枚火箭弹就打出去了,他一天按三次钮,这些火箭弹需要大量的工人在后方生产。现在都是自动步枪,哪怕一个最普通的步兵,一天轻轻松松打出去几百发子弹,扔几十颗手榴弹,这些也需要大量的工人在后方生产。士兵的衣服,食物要有人生产。防护、通讯装备也要有人生产。药品要有人生产,还要有医生、护士救助。得有公路、铁路、飞机的人员运输,枪械、大炮、坦克、飞机、导弹都得有人生产。
正常来讲,最少需要十几个后勤人员才能保障一名士兵作战,但这十几个后勤人员不包括工厂的生产人员。林林总总全算下来,想保障一名士兵作战,整个社会需要出动几十个人。算上老弱病残,行政、科研、教育、艺术这些不能干活的,整个社会想保障一名士兵作战需要100个人。
现代战争,前线怎么打是小事。后方的工厂、科研单位才是真正影响胜负的。后方提供足够多、足够先进的武器是关键,部队只需要按部就班的把弹药打出去。俄军和乌军在前线厮杀也是小事,真正影响胜负的也是后方。问题是俄罗斯的后方是他自己,乌克兰的后方是整个西方世界,连巴基斯坦的军工厂都在给乌军输送炮弹,俄罗斯是必败的。
按100个老百姓维持1个兵,粗略的算,中国军队的上限是1400万,美军330万,英法68万,俄军140万。
战前俄军已经100多万,后来他又抓了30万壮丁,赶着打赶着抓赶着往里填,俄军总是一直维持在100多万,没有再增加,因为这是他的上限。
俄罗斯可以把部队扩充到300万,1.4亿的人口抽出来300万能打仗的青壮年不是问题,但这就是不到50比1了,后方干活的少了一大半。现在前线俄军的武器已经严重不足,后方干活的如果再少一半,300万人恐怕连莫辛纳甘都不够用。
美国2年总计援助乌克兰1000多亿美元,大约每年六七百亿,2023年美国GDP27.37万亿。你1年赚了27万3千零700块,掏700块帮朋友能有多大影响?更何况这700块还是用来消耗对手的。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只占GDP的千分之2.5,怎么可能把他弄破产。每年拿出千分之2.5的力量打击一个主要对手,都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难得的划算,做梦都能笑醒。
要用数据说话,闭着眼睛喊空话,没意义。
发布于 2024-05-02 08:36・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笨笨 - 14 个点赞 👍
塞里斯和平时期的国防预算看看就好,主要是塞里斯的军民融合程度已经很深了,很多民用的东西在非战时完全是民用的,但在战时可以完全转换成军用设施。
如果你经常看米国的影视作品或者玩米国游戏(如GTA),你会发现地下停车场相当的稀少,实际上大多数停车场都是路边停车位和那种多层停车场。而在中国比较新的医院,商超和小区,地下停车场几乎是标配,中国的立体式停车场和地面停车场实际上并不多。
民用地下停车场的当然是有他的考量的,塞里斯特色土木是城市地皮贵而人工和建筑材料都很便宜,没道理不使用地下停车场。
但是在战时,地下停车场就可以担负起大型人防工事的作用,甚至不需要额外的费用改造,目前绝大多数地下停车场都是人防工事的标准设计,在关闭人防门的情况下有三防能力。战时可以征召用来储存物资,人员隐蔽,战地救护,防空指挥。
非战时他花的钱极少,比如海南海口市2023年人防办的商品预算只有70万元。
所以说1.3%的国防预算看看就行,塞里斯的战争潜力从来不在这1.3%里面。
发布于 2024-05-01 19:41・IP 属地江西查看全文>>
网线钳 - 5 个点赞 👍
有消息说是把军费隐藏到了其它开支里面,中国政府信息透明度本来就不是很高。另外关乎国家安全的事情,太透明反而不好。
国外对中国的军费开支有自己定算法,不大会相信中国自己公布的。
发布于 2024-05-02 09:37・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babyquant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小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