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8个

志愿献血全年报废血量约 114 吨,代表建议修改《献血法》部分条款,如何看待?报废的原因有哪些?

搜狐新闻

全国人大代表常巨平在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部分条款的建议。根据调研数据,每年在全国范围内,志愿献血者捐献的血液中,因各种原因检测不合格而报废的比例在3%-5%之间。按照2021年的全国采血量计算,当年因传染病指标不合格、包装破损、脂肪血、溶血、血量不足等因素导致报废的血液量达到了约114吨。依据现行《献血法》的规定,所有经血站检测不合格的血液均需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进行处置,未能得到其他方面的有效利用,造成了大量生物资源的浪费,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常巨平代表指出,实际上,经血站检测不合格的血液中有一部分是非检验阳性报废血,它们在技术层面上可用于体外诊断行业的质控品和校准品的制备,这对于我国IVD(体外诊断)产业的自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IVD行业中使用的质控品和校准品大部分依赖进口,这种情况不仅消耗了大量的外汇,而且一旦欧美等国限制此类产品的出口,将严重影响我国相关行业的发展。


基于上述背景,常巨平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献血法》的部分条款进行适时修订,以科学界定并明确经血站检测不合格血液的可利用范围,特别是非检验阳性报废血。他提议修改《献血法》第十条第三款和第十一条,赋予不合格血液在非临床用途上新的可能性,比如用于IVD行业,同时要求制定相关的包装、储存、运输、利用和监管的具体管理规定,以实现血液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并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


总的来说,此项建议旨在通过法律层面的改革,促进我国血液资源的有效利用,降低对外部市场的过度依赖,保障生物医药产业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体现了对献血者爱心付出的尊重和珍惜。

编辑于 2024-03-05 19:13・IP 属地河南
白鹤揽红尘.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