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我想做一个社交招聘平台,注册公司、办理资质、购买服务器、搭建网站加起来花了小十来万吧,这个领域本来竞争就极其激烈,需要长时间培养,这个我都可以承受,但一分钱还没赚的前提下每年年审资质都要交三个人资资源员工的社保,我暂时根本用不上也养不起全职员工,所以忍痛还是把这个平台关了。重新做了一个不需要专业许可的平台。

据说中国的独立网站目前仅剩下不到400万个,是独立站不好吗?没用吗?当然不是,独立站是对抗平台垄断和流量内卷最好的方式,独立站和平台的关系就像大树和草的关系,我们的互联网生态是几棵大树下面寸草不生,反观欧美,再小的品牌和个体都有自己的官网,据说美国的独立网站数量高达数千万,按人均拥有量计算可能十倍与我们,独立站是真正的藏富于民,是雨露均沾,而不是寡头垄断。
但为什么中国的独立网站江河日下呢?因为边际成本太高,首先建站就是买服务器,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事实上每家公司根本用不了那么大的算力,但都得买,所以造成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第二能够自己建站的人就很少,大多需要外包专业团队和技术人员,理解和执行不到位不说,价格也低不了。第三就是流程太复杂。第四就是来的慢,需要长期维护和运营,不断优化,才会有好的排名及流量表现,才能实现盈利,但耐心对于当下的国人来说实在是一件奢侈品,主观不愿意,客观也不允许。所以造就了今天全民就在那么几个平台抢流量,无限内卷,不断踩踏的局面,恨不能全天二十四小时在线直播,但正如老子说的要留空,无限的内卷是个死局,毫无意义,因此还是要回归到移时交易,不在场交易的慢营销、慢生活状态。这就是我要做的事情,一个不用备案,不用买服务器,不用聘请专业人员,半小时就上线的微官网平台,虽然不能完全取代官网,但至少能够满足绝大多数品牌的绝大多数营销和展示需求,成本不足自建站的5%,目的就是降低边际成本,提升上线效率,节约用户时间,就像马克思说的一切的节省最终都是时间的节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