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两弹一星”是公认的前30的成就。
我就列一下这23位科学家的教育背景。
1、于敏
1944年,考入北京大学工学院。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51年,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大学。
2、王大珩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赴英留学,攻读应用光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42年被英国伯明翰昌斯公司聘为助理研究员。1948年回国。
3、王希季
1942年,获得西南联合大学学士。1949年,获得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硕士。
4、朱光亚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50年获美国密执安大学博士学位。
5、孙家栋
1948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选择了汽车专业。1950年,他参军入伍,成为解放军空军第四航空学校的学员,并在此期间开始接触航天技术。1951年,孙家栋被派往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专攻军事航空工程。
6、任新民
1940年毕业于重庆军政部兵工学校大学部。1945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留学,先后获机械工程硕士和工程力学博士学位。
7、吴自良
1939年毕业于北洋工学院。1948年获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大学博士学位。
8、陈芳允
1934年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一年后转入物理系。1938年进入西南联合大学就读,同年毕业。1945年前往英国,先后在A.C.Cossor无线电厂研究室和曼彻斯特工厂雷达研究室工作,期间研制了英国第一套船用雷达。
9、陈能宽
1946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矿冶系。1948年和1950年先后获美国耶鲁大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10、杨嘉墀
1941年毕业于交通大学。1949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11、周光召
1946年,周光召考入清华大学先修班,一年后转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51年,考取北京大学研究生,从事基本粒子物理研究。
1957年,被选派到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从事高能物理和粒子物理理论研究。
12、钱学森
1929-1934年就读于上海国立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
1939年,获得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和数学博士学位。
1947年,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曾任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兼喷气推进中心主任。
13、屠守锷
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系;1941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任美国寇蒂斯飞机厂工程师;1945年任西南联合大学航空系副教授;1947年在清华大学航空系任教。
14、黄纬禄
194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电机系。1947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硕士学位。
15、程开甲
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8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6、彭桓武
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8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从事固体物理、量子场论等理论研究,194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7、王淦昌
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3年获柏林大学博士学位。
18、邓稼先
1945年,邓稼先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任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1950年,获得普渡大学博士学位。
19、赵九章
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后留校任物理系助教。1935年—1938年在德国柏林大学学习,毕业获博士学位。1944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代所长;1947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
20、姚桐斌
1945年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毕业,获得工学士学位,同年8月任国民政府经济部矿冶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46年10月被录取为公费留学生;1947年10月进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工业冶金系攻读研究生。1951年获得伯明翰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53年6月获得伦敦帝国学院皇家矿校冶金系文凭;1954年赴联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冶金系铸造研究室任研究员。
21、钱骥
1938年进入中央大学理化系学习,1943年毕业并留校担任助教,同时继续进修物理学。
22、钱三强
1932年从北京大学预科毕业;1936年从清华大学本科毕业;1937年到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居里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1940年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1946年获得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1947年升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导师,并获得法兰西荣誉军团军官勋章;1948年回国。
23、郭永怀
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45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
上面23位科学家,除了孙家栋和周光召是苏联培养的,其余都是民国和欧美国家的教育科研经历。
现在,你知道这“馒头”的真正来源是哪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