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2个

拜登称将对中国汽车采取「前所未有行动」,出于「潜在国家安全风险」,如何解读这一发言?可能带来哪些变化?

搜狐新闻
8个点赞 👍

本质上就是欧美日的传统车企竞争不过中国车企了,然后利用政治力量来保护本土市场。

市场上竞争不过,那么就赚不到钱,赚不到钱就难以维持高利润,进一步难以维持高税收高福利的社会。

知乎汽车板块有个叫双持旋风AK的老哥,他一直在做中美同款车的配置价格对比,我也做过中马两国的,基本上可以的出一个结论,同等档次下,中国车更便宜,同等价位下,中国车更高配。而这甚至不需要压榨员工就能实现,单纯因为国外的汽车制造商几十上百年下来,形成了庞大的利益集团,积重难返,转型困难,成本高企,完全跟不上轻装上阵的中国企业脚步(没有历史包袱)。如果开放市场,那就只会被中国车一步一步蚕食。

所以面对中国车的竞争,欧美日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破局,但手段各有不同。

欧萌,去年底,失败者联盟Stellantis就在背后搞鬼,推动欧萌对中国汽车搞反补贴调查

美国,如同本题,基本上就是准备禁止进口了。

日本,由于跟中国经济捆绑程度更深,欧美搞的那种他不敢,于是就让丰田出来冒皮皮,一会儿承载幸福,一会儿氢能源才是未来,一会儿又找水军说什么旧技术才安全,企图减缓被市场抛弃的速度。另一方面就是,突然加大了氢能源车在东南亚的渗透。之前根本没有的,一月底的时候就开始在马来西亚约媒体试驾,然后强推,直接把车都直接摆到4S了。马来西亚啥都没有啊,充电桩都不普及啊,你还来推氢能源,加氢站搞定了吗?没有。然后加氢站还是用的中国产品,那种一个集装箱似的一体化加氢设备,找块地平整一下就可以用了。可见上马之匆忙。


当时欧萌调查中国汽车的时候我就说过,未来不止这一次,也不可能仅限于这一个行业。中国人不应该再盲目相信市场经济了,政治能带来的利益,远高于市场,但是政治也有不足,那就是仅限于本国或者本国盟友,其他国家是管不了的。

未来的第一个破局点,就是东南亚,原因嘛,一离得近,二基建在第三世界国家里面还算比较好,三人口多市场大,四中国人/华人多,易于扩大影响。

发布于 2024-03-02 12:52・IP 属地马来西亚
ZEGBUL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