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2个

如何看待极氪发布会群访频繁碰瓷小米?怎样评价这种营销策略?

啊龟你差不多得了
54个点赞 👍

自从关海涛上任之后,极氪的营销策略就开始转变了价值理念。

如果说以前的营销是以产品的美誉度为目标,体现为为用户创造价值。那么现在的营销则是以蹭为主,为了声量不择手段。

让我们回顾一下小米su7技术发布会之后,极氪以及吉利集团蹭过多少次?

有喊出自己的slogan“生态大厂科技造车”之后破防的赵春林,通过造谣的方式污蔑开车要看广告。

有着急的关海涛,一边假装给赵春林找补,一边继续阴阳。


有预热当天致敬了四个车企,引来杨学良在微博上在线破防。

好不容易装出了一副“并不在乎敞开胸怀”的大度模样,隔了一晚上就变了模样。


有在朋友圈着急的星际魅族总裁沈子瑜,早晨还在督促着魅族科技的官博蹭热度,转头就变成了“这样的情怀绑架,有意思吗?”

可能忘了之前自己怎么蹭的吧

如果说在此前的范围内还只是破防,那么接下来的则已经可以说是作战。

早在007发布之前,就已经开始渲染起了所谓的“围剿”。

每一次发布价格都一定要带上所谓的“小米不好定价了”“小米汗流浃背了”的话术

此后每一次发布新品,每一次宣传,都一定要踩着友商来自证。一遍又一遍的强化这样的逻辑——有产品等于有销量,我布局了等于我赢了。只要我有一个对标的车型放在这里,别人就不可能突围成功。

事实真的如此吗?我看多少是带点儿心虚。

比如大肆渲染所谓小米挖走吉利员工。将正常的商业竞争置身于一个庸俗的复仇叙事之下。

强行制造品牌上的对标关系,以此妄图蹭一些流量过来。

但是事实真如营销号所言吗?我第一次听说挖人是不道德的这种说辞。

如果你觉得违背了竞业协议,那麻烦去法院起诉。如果你没有办法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那么说明这样的形式太过正常。

挖人的本质是通过更好的待遇来让人才流动。如果你的人才轻易的就被挖走了,那么建议多反思反思自己待遇是不是没有给够?

如果挖人不道德,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讨论一下吉利是怎么挖了长安的设计师?讨论一下即刻是为什么要挖华为人来做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

因此,当我们辨清事实之后,就不难发现这样话术的真实来源和实际目的。

以及昨天001发布之后,立刻在抖音头条各大平台上多了许多的“001发布了,雷军怎么定价呀?”的短视频。内容出奇一致,画风如此统一。投放耗资甚巨,以及有一边倒的评论区。


有总结好的话术陈词,有专业度较高的一图流对比。难不成是真以为大家看不出来是谁在背后推手助力?

更有所谓的发布后采访。说什么营销上向他们学习。

有这到处乱蹭的功力,还需要向谁学习呀?

装作不经意,曝光友商的发布会时间,打乱宣发和预热的节奏。这就是所谓的不放在眼里吗?

我只看到有人吉了。

补充:

全军出击的一些收录












编辑于 2024-02-28 18:14・IP 属地内蒙古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hjbgx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