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北中医硕士生失踪事件?
- 5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本来没关心这事的,但看到这个问题后,去网上冲了一下浪,突然想说些什么了。
与事件有关的关键词挺多,好在人物关系不算复杂,那么我就从人物关系着手,尝试梳理一下这件事情。
首先,就是“消失”的当事人以及当事人的母亲。她们自己并没有在网络上留下任何信息,目前能找到关于她们遭遇的描述,完全出自当事人舅舅的贴子,因此舅舅的文章便是仅有的线索。
在第一段中叙述了两件事,一是梁燕被北京教工委约谈,二是梁燕自残。在叙述过程中,使用了诸如“非法”“审讯”“诬告”“陷害”等词,情绪和立场显著,合法性暂不讨论,但通过情绪氛围营造隐藏立场引导的手法很高明。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反党”,这是他自己写,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而行文用大量的旁白引导读者忽视这个事实,我不想假定他的意图,但他确实这么做了。
与第二段的手法与第一段如出一辙。引导词“造谣”“赶”“控告”“离奇失踪”“颠倒黑白”“逍遥法外”。两件事,一是妹妹赴京,二是失踪。这些遭遇可以都是真的,我也可以同情,但最后一句“并且还会有更多的同学受害”,这句话写出来是想达到什么目的呢?我还是不想猜测他的意图,但他确实又这么做了。
细节,全是细节,但逻辑不通。作者的用词是“审讯”,但“审讯”还要签《承诺书》?而且“审讯”的内容仅仅是通报参与活动的情况和相关人员信息,而不是交待个人“犯罪事实”?另外,从细节的详细程度来说,梁燕与母亲,母亲与舅舅之间存在大量的与该事件有关的“细节”沟通,在旁人,至少在我个人对事件的关注来说,并无必要,对我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没有任何帮助,唯一能起到的作用,就是相信他说的都是真的,相信“非法”“审讯”“警告”都是真的。
相同的话说多了就是废话,话术一致,我就不画蛇添足地分析了。
再下去,就是对以上叙述内容的细节填充了,写作手法也差不多,就不放了。
梁燕的舅舅应该不是自媒体达人,普通人写不出这玩意儿,那么枪手是谁?他们怎么认识的?总不可能是陌生的热心朝阳群众吧。我不知道,等等再看。
舅舅的文章分析告一段落,我又翻到了更有意思的。
某自称梁燕同学的人又发了一篇文章,称舅舅被带走了。
内容就不发了,感兴趣的自己在知乎找,和舅舅的文风差不多,至于是不是同一个人写的,我水平有限,看不出来。
让我觉得有意思的点是人物关系。
先说这位同学,自称有怀孕四个月的老婆,那他应该是生理男性,且已参加工作,推测为梁燕的本科同学。
好,在舅舅的表述中,梁母并没有与同学产生交集,但在同学的表述中舅舅是被从同学家“撬锁”带走的。
那么梁燕,梁母,舅舅,同学四人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梁母赴京有住所,而舅舅要寄宿?为什么已经毕业结婚并准备生子的男同学会收留一个曾经女同学的舅舅?梁燕只有这一个同学吗?还是说她们的关系超出了友情和爱情,还有更深的联系?
事情肯定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至少“反党”这件事没搞清楚前,我是绝对不会站队的。
发布于 2024-03-01 10:56・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噫吁嚱 - 5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目前个人就删评、离奇失踪(指梁燕和母亲在去报案时失踪)、抓人(最近有消息称梁燕的舅舅在借住地被神秘势力(他们不符合正常执法部门的程序,我姑且称神秘势力。)违法抓捕,以及梁燕的男朋友离奇失踪)、无官方回应这几个现状谈谈自己的想法:(目前人已经失踪快9天了,但没有任何官方回应,所以上述的现象非常反常)
如果把有关方分成删贴者和抓人者两个主体(抓人者不一定是执法机关,看目前的情况更可能是冒充执法机关行非法逮捕拘禁之实的神秘势力),我考虑的可能性如下(仅阐述个人观点分析):
1.控贴者不知道抓人者是什么人或不知道这件事是不是真的,但觉得这件事的传播总归对执法部门的威信有不良影响,因此控制传播不想把事情闹大,打算暗地里把事情搞清楚,亦或是压根就没打算理这件事,觉得只要把问题的源头——这些帖子删掉就可以保住公信力、权威,搞公关,让这件事逐渐淡出公众视线,就可以把影响降低(毕竟一旦回应,那就等效于直接帮忙让几乎整个社会都知道这件事了)
2.删帖者与抓人者是一伙的(这种可能性目前很小)自觉理亏不敢站出来说话,于是动用权力控评删帖打算模模糊糊混过去,降低影响力,逃避制裁清算。
3.删帖人怕抓人者,不知道对方是什么来头,害怕这些帖子的传播会让这些抓人者找上门来殃及自己,于是干脆就既不发声明解释这件事,又不敢直接定性站队到受害方or抓人者。但出于对抓人者的恐惧,就打算采取折中的办法,删帖降影响力,只要不得罪对方背后可能有的权威权贵就行,觉得反正删评后受害方或者民众、网友又不能把他怎么样……
基于此分析,我认为我们普通网民目前最稳妥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采取一个比较客观理性不偏激但积极的态度,持续地关注这件事,认真思考。有条件则可以转发让更多人看到。因为只有更多关注才能促使这件事情最终可以水落石出,像电影《第二十条》那样,受害人妻子跳楼正是增加了社会影响力,提高了公众关注度,才最终促使事件的解决,只有充分发动人民群众的力量,依法行使监督权、有理有据有节地进行更加广泛地讨论,才能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发布于 2024-03-01 09:33・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云中卧龙 - 4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丁小平这个人我知道。
起因是当年去清华参加了个北清社团联谊,认识了他们会长,一个很聪明很有灵气的人。
若干年后,突然他说自己得了严重的抑郁双相。人因为吃药生病已经没有了思考创造能力,在体制内苟活。
原因就是这个丁小平的组织。
他是个家庭很普通但是很聪明的人,农村的,从小生活闭塞,到清华以后自然会探索一些社团活动增长经历。
结果不小心进入了丁小平的圈子,而且被他蛊惑吸引。
他长得也很帅气,像开悟小和尚,最好的学校院系背景很好,被丁小平一度特殊栽培,和对干儿子有点像。
但是这也意味着丁小平对他的控制,精神控制,也就是pua会很多。
他后来感觉不对坚决离开了。
但是之后就开始抑郁,就像丁小平的洗脑扰乱了他大脑基本的化学平衡一样。
然后就一路下坡了,长期没有恢复过来,非常可怜,他家只靠他一个人的。
据说丁小平是人身情感控制的高手。他用很多意识形态理论包装,非常接近在学校接触到的那些,吸引家庭普通,知识面一般,爱好左派思想的有理想的做题家青年,然后逐步进行意识和精神的操控。目的也许有钱财,但是他一定也很享受控制年轻人,毁灭他们身心的成就感,至于有没有涉及骗色,不管是对男生还是对女生,我也不好说。
所以似乎有人提到有几个人自杀,我觉得得先考虑,那些所谓的骨干极可能是丁小平精神情感控制的直接受害者。丁小平不会传播什么反动言论,因为对人身心的控制是他的目的,而不是传播异见或者做什么实事,说一些什么反动的话岂不会让猎物警觉么。丁小平是在对正统思想的吹嘘中顺便吹嘘自己,让年轻人热爱他,崇拜他,最后完全服从他。。。
这种情况下,直接问刚被洗脑的年轻人,或者严厉的训斥,那就是快速给了两股对立强烈的精神影响,这些年轻人的自杀,类似包丽的自杀。
发布于 2024-03-01 04:39・IP 属地美国查看全文>>
张习如 - 2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如果真正涉及到d涉及到国家安全,就不要用白左那套透明去套。放哪个国家都一样,权力滥用是毒药,傻白甜同样也是毒药,政治不是过家家。
普通百姓追求公平正义天经地义,但有些碰上这种话题呜呜扎扎的,内心都是期望看到一个普通百姓被各种阴谋的结果,如果结果不如他们所愿,那就一定是有问题。
发布于 2024-03-01 10:34・IP 属地江西查看全文>>
osm - 2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某些人加油呀,只要顾左右而言他,转移焦点,当事人事件热度一下降,害,梁Y是否平安哪有我交任务吃米重要(手动狗头)//
最新进展和网友分析
补档时间线
发布于 2024-03-01 12:00・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黎明前的黑暗 - 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源远流长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旗鼓相当的队友 - 0 个点赞 👍
这件事情最后的结果应该是不了了之,原因无非是这名硕士生知道或发现了一些东西,至于这些东西是什么就不好说了,毕竟不是那个专业,也不是那个学校的教职人员和学生,也不是相关职能部门。
如此猜的原因是有很多研究人员因发现了某些东西或知道某些东西被害的新闻报道,大概也听说过两个反转人士意外死亡的新闻吧(自己想想是什么情况),还有一件事情是有研究生发现糖尿病和癌症的真相的一角时,死于疾病(各位不觉得奇怪),还有李文亮的死……自己想想,研究人员为何突然死亡?
因此,应该做的事情是,暂时等待调查结果。不论结果是什么,必须深挖汉奸和间谍,重点开始整顿临床医学领域,媒体和互联网平台,金融领域,生物科技和智能科技科技领域,法律从业人员,公检法和公务员队伍,所有高校的社会科学类专业(尤其是985高校),所有工科专业,因为这些领域中有汉奸和间谍的危害极具破坏力
发布于 2024-02-28 02:43・IP 属地山西查看全文>>
花好月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