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没有社会环境常识的
当年是体总主动把足球踢出专业队的 因为足球浪费钱 又拿不到奥运奖牌
想回归体工队的计划粉丝 可以问问体总愿意出这个钱的?
而且体工队下足球的基础是什么
北京 上海 青岛 武汉 长春 沈阳等大城市国企工人厂矿子弟(和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 和其他运动不一样,就算计划时代踢球的也没几个穷人)
高考录取率低 踢球 踢的好进体工队 拿编制补贴 有分房
没踢出来照样回去当工人 各个企业有厂队 去帮老国企厂队踢球
而且老国企时代 大家有充分的场地 青训时候是一起长大的 可以培养团队精神
现在高层鸽子笼 不说兜底了。连兴趣都没有地方了
举个例子好了 2002年国足对巴西这场比赛首发
门将 江津 上海人
后卫
徐云龙 北京人
杜威 郑州人
李玮锋 长春人
吴承瑛 上海人
中场
李铁 沈阳人
肇俊哲 沈阳人
李霄鹏 青岛人
马明宇 重庆人
前锋
祁红 上海人
不可说 青岛人
几乎全是1980年代全国GDP前15的大城市出生的
唯一差一点的杜威还是个体二代。
按当时阶级划分 02国足全是当年全国排名前20%家庭出身的
换今天 北京上海中产会去踢球?
发布于 2024-02-26 14:11・IP 属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