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方开始热衷于春节了?
- 3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青岩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哄哄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你比从前快乐 - 1 个点赞 👍
有些高赞答主真是什么都能阴阳怪气,我们自身五大教能坐一起喝茶不算包容五千年?不会认为西方过个春节就是对华友好吧?这就包容了啊?不都是图个热闹乐呵,国内过圣诞的人是因为喜欢耶稣吗?不也一样是找乐子。爱过不过呗。这也要我们自己反思一番?再退一步,就算媒体这头抵制洋节,转头宣传洋人过春节又怎么了嘛?西方媒体能双标我们不能?总要求自己国家行为举止做圣人,你们自身是圣人吗?
查看全文>>
Aries - 231 个点赞 👍
我就奇了怪了,每年春节,我总是看到美国总统、英国国王、加拿大总理和华人在一起庆祝中国春节,对华人非常客气。(关键是和华人一起欢度,和电视上发表个春节祝词是有本质区别)
但是从来没有看见,我们的好朋友
俄罗斯、伊朗、哈马斯、塔利班、白俄罗斯领导人和华人一起庆祝中国的春节。
发布于 2024-02-14 17:51・IP 属地上海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Justin - 9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义不帝秦 - 8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ParisStone - 6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没有名字可以了吧 - 62 个点赞 👍
就在一两月之前,全网不还在刮“抵制过洋节”的风吗?抵制万圣节,抵制圣诞节….怎么现在又在鼓吹外国人过中国节了?
外国人过外国的节,中国人过中国的节,这不好么?
发布于 2024-02-14 22:14・IP 属地美国查看全文>>
宋元明 - 5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路德维希圣 - 57 个点赞 👍
2021年,时任澳大利亚总理的莫里森在国会里,公然用“满洲人”(Manchurian)这样带有歧视性的语言,来形容对华态度相对温和澳大利亚工党领袖
莫里森甚至放话一旦台海开打,澳大利亚“将为保卫WW尽最大努力”
十足一副反华鹰犬的嘴脸
时间来到2022年春节,还是这个凭借一己之力搞僵对华关系的“地中海”,竟然冒着大雨跑到华人社区Burwood献媚,挨家挨户的给当地华人拜年
这个老牌儿的左翼保守主义分子参观了华人的超市、跟着华人一起做饺子、亲切的问候华人小孩,甚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无不谄媚的发表了这样一番言论:
“有中国血统的澳大利亚华人是澳洲“最爱国”的移民群体之一”
这好似人格分裂表象的背后,仅仅是3个月后澳大利亚即将迎来大选,而此时莫里森领导的联合政府支持率为46%,落后反对党工党的54%,落后8个百分点
而华人在澳大利亚有超过150万,人口占比是7.2%……
为了选票在春节期间做做秀都已经是小case了,你根本想象不到袋鼠国这帮人间损色(shai)为了讨好华人可以做出什么人间神操作出来
例如人类语言千千万,这帮澳洲政客却偏要给自己取一个中文名字
为了更能“贴近”华人社群,澳大利亚的政客们甚至做了一个“违反祖宗的决定”,竟然有人下载并注册了只有华人采用的“微信”
包括那个把“反华”二字刻在脑门儿上的莫里森
这帮昂撒囚犯后代算盘打的咱们在北半球都听的见响声
发布于 2024-02-14 23:43・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Mr深水聊医史 - 3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烟之骑士蕾姆 - 23 个点赞 👍
哈哈 突然想起来 前两个月过圣诞节 万圣节的时候 好多老保出来说什么中国人不能过洋节 抵制文化入侵什么的
结果现在春节时 国外到处都在庆祝 怎么说 是不是美国澳大利亚英国什么的都被中国文化入侵了?哈哈 实际上节日就是找个机会庆祝 玩 放松一下 就像在中国过万圣节圣诞节的人大都不会去了解背后的历史文化 就是找机会出去玩放松一下
春节在国外 对外国人来说也一样的 就是一个有趣的东方节日 凑个热闹去玩一圈 去看看舞狮舞龙放鞭炮 吃点中国小吃 正常人哪会想那么多 什么文化入侵的鬼东西 只有极右老保才满脑子想那些
最后分享一下我在澳大利亚过得春节 华人举办的 本地人也都来玩 热闹的很 是在塔斯马尼亚的霍巴特 当地一共二十万人 相当于一个小县城 华人可能有几千上万吧
会场有个龙车好帅 好像是老外整得 能喷烟冒泡泡 我都忍不住去合影
发布于 2024-02-15 23:54・IP 属地澳大利亚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肉肉的环球旅行 - 2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真理战士 - 1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南渡北狩 - 14 个点赞 👍
你们不知道西方有句被奉为圭臬的话吗?一个人成功了不论他多么拉跨总有他做对的地方,你只要复制他所做的就会复制他的成功,反之,一个人失败了无论这个人表现的多么优秀都不要去模仿他做的,因为大概率会和他一样失败。
西方现在不但开始热衷于春节,连烧冥币都很热衷!!!
发布于 2024-02-15 15:43・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烹饪爱好者 - 1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克苏鲁的呼唤 - 6 个点赞 👍
按,敌人越反对我,证明我作对了
同理可得知,敌人越支持我的,就证明是我做错了。
敌人开始热衷于春节了,正是说明春节过错了!!!
结论:小粉红和各路左壬应该放弃过春节,改过马恩列斯诞辰!
发布于 2024-02-15 07:21・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徐语侬一解梦的人 - 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晟晟 - 6 个点赞 👍
为什么民国这种公知嘴里民主自由政府当政的时候西方不热衷过春节?反而公开歧视殴打过春节的人,现在却热衷过红色中国的春节?只能说明西方站在了人类文明的对立面。
编辑于 2024-02-15 17:34・IP 属地德国查看全文>>
峨眉山管理员 - 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洛木 - 5 个点赞 👍
原因是西方国家在文化上很自信、包容,尤其是最近这二十年,它们大力推行“文化多元化”这一方针,而毫不惧怕中国、日本和东南亚国家的文化渗透进、侵入它们国家;特别是美国,纽约和加利福尼亚州的议会都已经出台了把春节定为这两个地方的法定节日的法案,而其总统拜登已经连续3年在春节时在网上发表了祝贺春节的话,2023年的春节时甚至在白宫里举办了春节招待会,请来了舞狮队在白宫里表演舞狮!
这是2023年春节时拜登出席在白宫里举行的春节招待会时,在和自己邀请进白宫的舞狮队的“狮子”进行亲密的互动。 在2023年白宫举行的庆祝春节的活动上,拜登身后的“背景墙”上挂满了写了“福”字的折扇。 另外,由于美国的政客制定的法律的规定,所以美国那些华裔人数多的地区大选的选票上都还印着中文!是中英双语对照的!
纽约市大选选票样板,最上一栏为总统候选人(凤凰网财经频道记者朱易摄),此图来自于“凤凰网”财经频道的这个网页上刊登的新闻《凤凰独家揭秘:美国大选的选票原来长这样!》:https://finance.ifeng.com/a/20161105/14987392_0.shtml 这是2016年川普(特朗普)第一次竞选总统时,纽约的一张大选的选票,那次该市的选票是英、汉、韩、西班牙、阿拉伯五语对照的;该市有不少华裔、韩裔、拉美裔和阿拉伯裔选民,所以该市按当地的法律,在当地的大选选票上也印上了上述的另外4种文字。 淘金潮后,不少从中国来的“寻金者”留在当地,旧金山渐渐成为美国华人比例最高的城市。一份2014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旧金山大约有14.4万中文使用者,占到了整个地区人口的17%。这些人中,有9.4万人不具备良好的英文读、写能力,这给当地政治活动带来了不少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美国的选举法案早就做出规定——当一个地区有相当大规模的人群不能熟练使用英文时,选票和有关选举的信息就必须翻译成当地多数人使用的语言
——摘自《国防时报》2020年9月11日那一期第10版上的《这座美国城市里,政客要有一个中文名字》。那一期《国防时报》的电子版的具体地址是:http://162.14.114.237/20200911(该报纸是四川省国防教育委员会主办的)。下面我把原文的全文完整地贴出来:
前不久,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公布了自己的副总统人选——贺锦丽(Kamala Harris)。
1964年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贺锦丽的母亲是印度泰米尔人,父亲是牙买加黑人,加之自己的中文姓名和女性身份,可以说她身上集齐了“有色人种”、“少数族裔”等一系列“政治正确”的标签,成为拜登有力的“杀手锏”。(答主批注:不过如今我国的大多数媒体把这位美国副总统的中文名写成“哈里斯”,就是说,用的是她的音译名。原因吗,可能是为了避免我国百姓稀里糊涂地对她产生莫名其妙的亲切感)
消息传回国内,不少网友好奇,她为什么会有一个如此中国化的名字?
答案要追溯到2003年,那时还是Kamala Harris的贺锦丽正在参选旧金山地方检察官一职,起中文名一方面是因为选举的规定,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迎合当地最大的少数族裔,也就是华人群体。
淘金潮后,不少从中国来的“寻金者”留在当地,旧金山渐渐成为美国华人比例最高的城市。一份2014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旧金山大约有14.4万中文使用者,占到了整个地区人口的17%。
这些人中,有9.4万人不具备良好的英文读、写能力,这给当地政治活动带来了不少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美国的选举法案早就做出规定——当一个地区有相当大规模的人群不能熟练使用英文时,选票和有关选举的信息就必须翻译成当地多数人使用的语言,这当然包括竞选人的姓名。
2003年,为了帮贺锦丽争取选票,她的华人律师好友苏荣丽建议其起一个“讨喜”的中文名。由于苏荣丽从小生活在美国,中文不好,于是她找到了自己的父亲——旧金山工务局结构工程师苏锡芬。
起初,得知自己中文名字的含义时,贺锦丽并不是很喜欢“丽”字,因为她希望自己能以智慧,而非外表取胜。随后,苏荣丽详细解释了华人取名的传统,才将她说服。
这个名字确实很成功,贺锦丽赢得了想要的职位,也收获了华人群体的好感。可以说,她在旧金山开启了一种风潮:要想竞选任何公职,参选人都需要起一个很中国化的名字,慢慢地,“彼得”或“伊丽莎白”等音译名几乎消失。
像中国人一样,竞选公职的候选人也开始认识到起名字的重要性,纷纷研究起“文字的艺术”。于是,一些政客将注意力转向了那些有美好寓意的字眼。
加州参议员Scott Wiener回忆起16年前第一次竞选公职时,有人建议他主动选择一个中文名。因为根据当地规定,如果自己不选名字,选举委员会就会根据选举人的英文名直接音译成中文。
于是,Wiener变成了“高善威”。中文名寄托着一种希望感,他想给大家留下既严肃又仁慈的印象。而选择姓“高”的原因,是因为Wiener本人确实很“挺拔”,有足足2米。
旧金山城市学院受托人Tom Temprano中文名叫“盼龙”。据他解释,中国人认为皇帝是龙的后代,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而且龙暗示着一种“领导力”,正好适合选举这样的场合。
有的政客更高阶,不仅讲究中文名的寓意,还寻求与英文名字发音的契合。
旧金山监事会参选人Marjan Philhour的中文名叫“迈珍”,寓意“大跃步”和“珍宝”。而日金山第九区监事Hillary Ronen则选择叫“卢凯莉”,听起来就像华人女孩会起的名字,十分接地气。
中文名为当地政客带来政治上的利益,一些人为此兴奋,另一些人则感到苦恼。一位华人公职参选人就告诉媒体,她的名字叫马世云,但是由于自己的华裔身份,不可能为了讨好选民而改名。
2009年和2011年,萨克拉门托的立法者曾两次通过一则法案,要求候选人必须用音译法来翻译自己的中文姓名,但都被否决。看来,大家目前都不想失去中文名字所带来的福利。
下面这篇广东报纸《南方周末》报的新闻报道中也说了在美国的一些地区,其 大选的选票上的文字是多语对照的。
【一张选票的背后】
这篇新闻的电子版 我则是从“搜狐”网新闻频道中如下这个地址的网页上复制来的:
http://news.sohu.com/20081031/n260355313.shtml/
选民怎样才能拿到选票?为何各个州的选票会内容各异?一个选民的投票权利又怎样得到保证?
向纽约市竞选委员会申请,记者拿到了一张今年大选的“样票”。
这是一张类似于16开机读答题卡的纸张。
所有的文字都有三种语言:英文、西班牙文和中文——纽约国际、多元的特点在选票中显露无遗,毕竟在数十万常住纽约的华人中,有大量不懂英文或英文不熟练者,而他们的政治权利不能因为语言问题而被损害。(楼主批注:之所以印上西班牙文是为了方便拉美裔(拉丁美洲裔)投票;拉美——南美洲各国的国民除巴西人、黑人和印第安人外,都是西班牙族;西班牙语是南美各国的“普通话”——官方语言。因为以前南美国家除巴西外都是西班牙的殖民地)
选票是什么模样?
这是一张完整的表格,是各类候选人名单;另外一面则是投票说明和一份提案。选举说明做得非常细致,甚至包括“使用蓝色或黑色钢笔,或铅笔”、“完全涂满‘YES’或‘NO’的椭圆”,等等。
大选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不单单要选总统和副总统,还有该州部分议员、法官和州议员,甚至要就某个提案表决。
比如,在马里兰州的选票里,就包含了一项:“马里兰州是否该修改州宪法,允许选民在投票日两周前就能提前投票,而无须提供理由?”
在选举表格中,第一栏是美国总统及副总统选举人团的名单。有意思的是,除了民主党和共和党,还有其他8个党派:独立党、保守党、劳动家庭党、社会主义工人党、社会主义解放党、绿党、人民党和自由意志党。
但独立党与保守党的候选人一样同为麦凯恩和佩林,而劳动家庭党的候选人与民主党相同,为奥巴马和拜登。甚至,如果选民对上述所有党派候选人都不满意,还可以自己推荐其他人。于是,也有无厘头的选民把自己的名字写上去。
不过,如果事先没有登记成为总统候选人,这样的选票不能成为有效选举结果。
如何登记为新选民?
依照美国各州法律规定,要登记为该州合法选民,需要至少在投票日当天年满18岁,同时还需在投票日前,在所在州居住超过29天。
以弗吉尼亚为例,新选民可以在公共图书馆、各社会服务机构或选民登记办公室里拿到选民登记申请表。申请表中,包含了其他若干必填项:社保号码、性别、生日、全名、住址、有无犯过重罪(如果有,则须在其选举权恢复后方能登记),有无精神疾病(如果有,则须治愈方能登记),在回答完上述问题后,选民还需要签名并标注日期,以证明所填信息完全属实。
申请表必须在投票日29天前寄出。弗吉尼亚选举委员会为每位申请人提供免费信封,方便他们填完表格后寄回委员会。假如上述表格信息有缺漏,登记表格将被判无效。而一旦当地选举机构批准了登记申请,申请人将会收到一个包含有“选民卡”的回复邮件,正式登记成为新选民。
如何投票?
登记成为选民后,就到了投票阶段。再以弗吉尼亚州为例。11月4日投票日当天,所有投票点从早上6点到晚上7点开放。假如到晚上7点选民仍在等着投票,该票仍有效。选民依“选民卡”上指定的选区前往投票现场时,需携带充分的身份证件,如选民卡、驾照等,证明其选民身份。
万一选民忘了携带身份证件,或者选举官员或选民登记官无法核实选民的身份时,选民也有权投下临时选票(ProvisionalBallot)。不过,这类临时选票可能无法被计算。选票是否有效,将在投票日次日由选举委员会讨论决定。
如果发现填涂失误,选民有权要求重填。假如选民因身体不适无法自行填涂,可向在场选举官员或其他人求助。
提交选票前,为了保证选票被有效收取,选民有权要求投票站工作人员当场演示投票设备。这对那些通过投票机进行投票的选民来说尤为重要。
当然,如果选民缺席投票,可以在投票日前提前投“缺席选票”(AbsenteeBallot)。其条件是,没有合法理由,选民就不能提前投票。为此,选民还需要填写一份“缺席投票申请表”。
自上世纪80年代始,为了吸引新选民参与投票,一些州允许选民不用给任何理由就能提前投票。截至今年,共有34个州允许选民这样投票。
美国的首都华盛顿市每年办“樱花节”,到现在都已经办了88年了!
图为2019年4月13日华盛顿市庆祝“樱花节”的庆祝活动上的一幕。 2019年4月13日华盛顿市“樱花节”活动上的一幕 2019年4月13日华盛顿市“樱花节”活动上的一幕 2015年4月11日华盛顿国家公园附近一片樱花林的一幕 图为美国国会大厦附近的樱花树 发布于 2024-02-15 23:35・IP 属地江西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之乎者six柒零肆 - 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tarik - 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秦尔迪亚 - 4 个点赞 👍
他们爱过是因为他们想过就过,不想过就不过。
在中国不想过个圣诞节都得被骂闭关锁国。
而且过圣诞节的人还不尊重别人的宗教信仰,竟然强迫我们正统基督徒去过异端罗马伪牧首设立的伪节。
编辑于 2024-02-15 10:59・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离坎巽艮 - 3 个点赞 👍
现在润到西方的华人太多了啊,兄弟!
人只要一多,话语权就上来了
.
这些人去西方的时候,带了多少财富过去
然后,他们通常还跟国内保持联系,能够持续从中国获得大量利润,到他们落脚的西方国家。
对西方国家来说,这些人简直就是财神爷
.
换你来,对于财神爷,你也得好好伺候吧?
发布于 2024-02-14 21:40・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灵狐技术 - 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歖斐斋 - 2 个点赞 👍
别的国家我不知道,美国人的话,只要是能吃喝玩乐的节日都热衷于过。不管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节日。
他们也未必知道春节有什么习俗,但知道可以一起抽烟喝酒,聚会party,那还等什么,赶紧过啊。
发布于 2024-02-15 02:57・IP 属地美国查看全文>>
WalkingDead - 2 个点赞 👍
各位别想多了,以土澳为例,这边舞龙舞狮的大多是台湾和香港移民组织的,而中国大陆移民跟鬼佬们一样只是图新鲜围观的,跟一群陌生人一样;
不知道为啥粉红俄孝韭菜如此自信春节属于它们的节日,不过是吃喝拉撒的放假而已!它们应该过俄罗斯保卫祖国日,俄罗斯海军节纪念组建远东舰队,俄罗斯占领海参崴100多年纪念日,那是亲爹的节日!
发布于 2024-02-15 03:55・IP 属地澳大利亚查看全文>>
ForrestIsA - 2 个点赞 👍
1、文化自信、提倡多样性的国家,一定会包容和吸收外来文化。这在西方也属于“政治正确”的内容之一。
2、美国和加拿大的华人总体比例都在4%多一点,在局部地区达到20%以上的地方也不少。
民主政治就是选票政治,不仅仅需要华人的选票,也需要其他少数族裔的选票。所以如何对待一个少数族裔,实际上涉及了所有少数族裔的人心。
说到底,选票是决定性的。
在西方人眼中,族群(人)跟国家(政权)还是有区别的。大街上遇到一个俄国人,没人觉得他跟普京政权是一回事。
编辑于 2024-02-15 05:02・IP 属地加拿大查看全文>>
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