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还是很有哲理的。
站在韩国国家利益的角度上看,朴正熙搞516政变毫无疑问的是进步的。因为张勉这个亲日派目田的统治风格主打一个窝里斗和软弱无能,除了吃美国过剩农产品外啥本事没有,第二共和国的韩国政治生态混乱不堪,百姓贫困,国家落后。放任第二共和国的那群目田继续胡搞下去,韩国自己就得崩溃。所以朴正熙的政变,开创三共,稳定了韩国的政治、经济秩序,建立韩国工业化的根基,给韩国建设了一个稳定的内政和外交环境,为未来韩国成为发达国家奠定了基础,所以客观来说,朴正熙的军事政变是进步的。
但是,就很符合这句话,如果朴正熙的政变失败(事实上朴正熙的政变搞得水平也不算高,自己在最后关头怂了,差点放弃。自己灌了自己一堆酒壮胆),那他就是“叛国罪”,会被历史遗臭万年。第二共和国张勉政权就算再废物,再误国误民,那也是占据正统地位,可以把朴钉在耻辱柱上。但是朴政变成功了,他就不是叛国贼,而成了韩国汉江奇迹的伟人。
ps:以前有左派朋友这么说过,如果朴卡卡三共结束就走,不搞四共三选改宪,他的历史形象就是再造共和的英雄了(扯远了)。
回到《首尔之春》的主角全小将,那是一样的道理。崔圭夏郑升和这些人有治国能力吗?很显然没有。如果没有全斗焕搞双十二事变,那么韩国是什么样子的?
全小将接手的韩国,其实,朴正熙时期的统制计划经济已经走入了僵局。
虽然朴的计划统制经济创造了汉江奇迹,然而到了七八十年代,形势渐渐起了变化。高度统制的计划经济,和腐败丛生的国有企业,渐渐成了韩国经济发展的桎梏。八十年代时,韩国工业制品领域存在的问题、官僚主义金融体制导致金融领域内市场机制的失灵。从朴正熙到全斗焕时期,韩国没有私有银行,而国有银行由政府严格控制,换句话说,韩国的银行在政府的操纵之下不是靠权衡企业经营状况和信用评级来放贷,而是全靠政府指令,也就是说那个时候韩国的金融领域全靠政府官员凭借手中权力指挥运作,导致了韩国金融领域的不良经营和经营亏空现象愈来愈严重。到了朴卡卡被除虫射日的70年代末,韩国的第四个五年计划都没有完成,四五计划实行失败。进入八十年代后,韩国自朝鲜战争停战以来第一次出现负增长,爆发了经济危机。曾经欣欣向荣的韩国经济已经发展到债台高筑,企业腐败严重,管理体制僵化,政府指标不符合实际等诸多负面情况。
等到全小将上台后,对原本的大量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和自由化改革,反而成了挽救韩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全斗焕政权开始减少政府对企业和经济的直接管理,减少原本大量指令性计划指标,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对大量国企进行私营化,除了公共性大、需要巨额投资、私人无力经营和不适合私有化的企业外,开始大规模部分地私营化改革,反而激发了企业们的经营活力;实行金融自由化,开放资本市场,将五大商业银行股份出售给私人,其余商业银行业开始逐步私营化,放松对外国投资的管制。
这些自由化措施反而让韩国企业和经济重新焕发出了活力,继续维持了繁荣的发展。从全斗焕时期开始自由化改革到后续民主化后的进一步改革,从八十年代开始韩国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1980年韩国经济增长率是负的5.3%,1981-1984年韩国实际平均增长率达7.2%,1985年的实际增长率也达到5%,而按照批发价格计算,韩国通货膨胀率则从1980年的38.9%下降到了1984年的1%左右。1980年韩国的总储蓄率是23.8%,1983年就达到了30.4%;经常项目逆差从1980年的53亿美元下降到了1984年的14亿美元, 同期经常项目逆差从占国民生产总值的9%下降到了不到2%;而出口贸易也是迅猛增长,1980年韩国出口总额175亿美元,到了1985年突破了300亿美元;同时借助八十年代中期的“低油价、低汇率、低利率”三低利好的东风,自由化改革之后的韩国第一次开始有能力减少外债。在1986/1987后经济持续好转。
所以说,没有全斗焕上台后的新自由主义改革,继续延续朴卡卡时期的计划统制经济,那对韩国的未来只能是死路一条。在这个角度来说,全小将可以说是再造韩国经济的第二个“天降伟人”了(手动狗头)。
回到电影台词本身,如果全小将的双十二政变被扑灭,韩国被崔圭夏郑升和金桂元这些朴卡卡身边的这些没什么能力的,只会对卡卡摇尾巴的四共狗腿子官僚们掌握,没有搞改革的动力和魄力,那么韩国未来会如何?
继续延续朴时期的官办统制计划经济,韩国估计在八十年代末就得学东欧那些货色一样被巨额债务拖垮。
但是,如果全的政变没有成功,韩国经济真的垮了,那么史书上只会记载全斗焕是的搞阴谋的反贼。而全成功了,他就把政变美化,开启韩国经济的下一个时代。
成者王侯败者贼,所有人都知道的这个道理。
ps:尤其是和韩国六共的那些目田进步壬相比,金大中塑造了财阀政治,卢武铉打造了三星共和国,文在寅把房价炒上了天……人就怕对比,这么一对比,反而全小将显得还没那么目田了。
所以问题的这句话本身很合理,符合历史唯物主义。
顺便再说《首尔之春》这个电影本身,这个制作组的三观本来就有些问题。他们上一个作品《南山的部长们》,里面为了反对朴正熙和车智澈,就开始美化金载圭!那个电影里面金载圭都被吹嘘成忧国忧民的民主英雄了。然而历史事实是金载圭本来就是朴正熙的刽子手,他帮朴卡卡图图镇压的民主人士还少吗?除虫射日只是他看卡卡逼他自己背釜马的锅还想用完就丢十分不爽罢了,哪有电影里那么伟光正?
虽说张泰玩将军没有金载圭部长手上那一堆黑历史和血债,历史形象还不算坏。不过作为本身的专制威权韩国四共统治阶层的一员,过分美化拔高,实在没有那个必要。
至于郑升和?那就是个大贪官,他自己就收过全小将的黑钱,算个锤子的正面人物?一群朴卡卡麾下的鹰犬争权夺势,有必要非要美化其中的任何一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