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20日(战争爆发前一年),苏联国防部长华西列夫斯基和总参谋长什捷缅科就三八线的形势向斯大林报告说:
“我军撤出北朝鲜以后,‘南方人’对三八线有关规定的破坏己经具有挑衅性和经常性。近一个月,这种破坏规定的事件频繁发生”。
“从今年1月1日至4月15日期间,在整个三八线上发生了37次破坏规定的事件”。
报告估计,南朝鲜“可能对北朝鲜政府军队采取新的挑衅行动,并动用比迄今为止更大的兵力”。
1949年5月28日(战争爆发前一年)什特科夫向莫斯科转达了金日成的通报:“南朝鲜军的几个营在金川市以南45公里的鸡井里一带,发动了进攻。南朝鲜的一个营得以向三八线以北推进并占领了高地”。
1949年6月18日什特科夫报告,南朝鲜领导人都主张“用军事办法解决国家统一问题”,“只是在确定时间上有分歧意见”。报告说,南朝鲜军队和警察多次在瓮津地区擅自越过三八线。这个地区的战斗,到现在还在进行,而且南朝鲜部队的数量有所增加。南朝鲜部队一度侵入北方地区10公里。由于北方警备旅采取了行动,他们被逐回三八线。
李承晚在1949年1月21日记者招待会、2月7日国会演说和1950年《新年祝词》中宣称:我希望“国军北进”;如果不能在联合国帮助下和平统一,“国军就必须向北韩进军”,“用战争来解决”,声言在1950年实现南北统一。
韩国防部长宣布:“军队正在等着我们总统的命令。只要他一声令下,我们就会在一天之内占领平壤和元山。”
从1949年起,朝鲜北南双方军事冲突不断。
1月1日至15日,南方动用连、营规模兵力沿三八线北犯37次。
5月,又出动4100余人,在炮火掩护下进攻三八线以北开城附近松岳山人民军警备部队阵地。
7月,出动旅级规模部队再攻该地。同时,三八线以北高山峰、银波山、国寺峰等要点,也遭南方进攻。
据朝鲜北方统计,1949年1月至12月,韩军在三八线挑衅1836起。1950年初,韩开始向三八线大规模集结武装部队。
1950年6月,杜勒斯赴韩,他视察三八线时鼓动说:
“没有任何敌人,能够挡得住你们”,“显示出你们巨大力量的时候已经不远了”,“美国准备给正在如此英勇与共产主义作斗争的南朝鲜以一切必要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援助”。
连美国国务院高级官员也认为杜勒斯的活动肯定会引起北方的不安。
1950 6月7日,北方发表《关于促进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的呼吁书》,
建议6月中旬在海州或开城召开朝鲜各政党、团体代表会议,具体商谈和平条件、普选程序等问题;
8月5日即朝鲜解放5周年时,按民主原则在半岛实行普选,建立统一的最高立法机关。南朝鲜不仅拒绝了这一呼吁,而且逮捕了递交呼吁书的北方代表,同时下令“非常警戒”,禁止南方政党、团体代表前往北方。
考虑到南方害怕普选,北方又于6月中旬建议:把北方最高人民会议与南方国会联合起来,以建立全朝鲜立法机关方式实现和平统一。这一建议再次被拒绝。
半岛和平统一的大门因此被关闭。
1950年6月25日凌晨,三八线附近长期小规模的军事冲突终于演变为全面战争。
南方周末:那些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卡明斯:我认为朝鲜战争是一场国内战争而非国际战争。伪“满洲国”建立后,一支由游击队、秘密帮会和土匪组成的杂牌军起来抵抗日本人。同时一些韩国人开始跟日本人合作,残杀抵抗者。“抵抗派”和“合作派”之间的仇恨从那时候就开始了。美国做得最蠢的一件事是非但没有惩罚“合作派”,反而任命他们在“韩国国防军”中担任重要职务。
卡明斯:李承晚掌权后,让一批投靠过日本人的北方人在政府和军队中出任要职。这些人也是从北方跑出来的“政治避难者”,让这些人进入军队和政府,就意味着战争迟早会爆发。
南方周末:那么,南方和北方的冲突是如何演变成战争的?
卡明斯:两边都想回到战争状态。李承晚多次要求美国支持他重启战端,金日成多次要求苏联支持他重启战端,但1950年之前都被压制了。公允地说,双方彼此的仇恨是同等的,没有哪一方大点或小点。北方对南方的仇恨主要针对那些在战争中跟日本合作的人。在中国,这样的人战争结束后得到了应有惩罚,北朝鲜也一样,但在南韩并没有相应惩罚。战争结束仅仅五年,两边都想突破“三八线”,把旧账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