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言万语汇成几句话,没时间展开论证:
1、目前,将“龙”译为dragon、chinese dragon和loong、long、lung均可,顺其自然。已经争论了几十年,不妨继续争论,不必规定标准答案。译为loong是你的自由,但请不要粗暴地说译为dragon就如何如何错误,甚至上纲上线。
2、目前译为loong并非官方规定,甚至连正式倡议都够不上。确有官媒译为loong并大肆宣传,但是请不要急着拉大旗,是否注意到莹姐和坚哥在推上英文拜年用的都是dragon?特别是莹姐,还解释了dragon的祥瑞意义。新华社外宣用的也是dragon。
3、翻译历来是习惯第一,道理第二,并不是有错必纠(除非是大是大非或者涉嫌违法)。翻译也不是必须同一种事物才能互译,否则就只能音译。音译、意译、归化策略、异化策略,各有优劣,历来都是见仁见智的。这种例子太多了。“凤”和Phoenix并不是一种动物,只能音译吗?汉语固有的“上帝”和God也不是一回事儿,要不要改译为“高德”?汉语固有的“共和”其实来源于西周的人名“共伯和”,无关政体制度,是后人理解错了;就算按后人的理解,那种制度和republic也不是一回事儿。那么,republic要不要改译为“瑞帕巴里克”之类的?
4、有人上纲上线说,“龙”的译法不是小问题,译为loong是文化自信,译为dragon如何如何。我就奇怪了,因为歪果仁不喜欢dragon,为了维护我们在歪果仁心目中的形象,所以要回避dragon,这算哪门子文化自信?看看莹姐的推和新华社外宣动画片,首先你们歪果仁要了解并接受我们中国文化中dragon的意义,其次弄不好我们还要把你们的dragon带成中性词甚至褒义词。这才是文化自信,而且已经在输出中。“China”与“支那”同源,读音接近,为了ZZZQ,是否要回避?
5、如果说中国在西方世界的形象不好,主要原因恐怕还是歪曲宣传,跟“龙”的翻译也没太大关系,不是改译为loong就能解决的。就算改了,想黑你照黑不误。
6、近年,西方一些权威英汉词典已经对dragon在东西方的不同意义做出了解释,或者增加了“Chinese dragon”词条(由松散组合发展为专有名词进入词典)。联合国秘书长和西方一些政要也在新春祝愿中指出了dragon在中国的祥瑞意义。随着中国的强大和交流的深入,这些都不是问题。另有调查研究表明,西方自己的dragon也不是单纯的贬义词。咱们自己实在没必要折腾。
7、loong最初只是“龙”的注音而不是翻译,而且也是出自外国传教士之手,无关文化自信。非要文化自信也得用long,汉语拼音,这好歹还是标准。loong歪果仁不明白,最终还得用“Chinese dragon”来解释,绕不开dragon这个词。形近的:loo=厕所;loon=一种鸟、笨蛋;loony=疯子。
8、顺便再说一下,“龙”在中国文化里,也不是什么神圣不可侵犯的。中国也有恶龙,主席词“何时缚住苍龙”的“龙”怎么翻译?按主张改译者的逻辑,反而应该是dragon才对。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很长一段时间内,龙的地位并不高,也就是在动物堆儿里地位高而已,可以用来驾车,还可以食用。“屠龙”一词从战国一直用到现在有贬义也有褒义(贬义也不是说龙是祥瑞不能杀,具体可查汉语大词典);在明朝的小说里,龙王龙子被孙悟空和哪吒整得很惨,近现代龙往往被用来比喻反动统治阶级。成语有“龙肝凤胆(髓)”(珍贵食品),俗语有“天上龙肉,地上驴肉”。以上这些是对待图腾的态度吗?“龙的传人”这个观念跟“炎黄子孙”一样,产生得很晚。成语俗语骗不了人。就算今天,中国人看到这些成语俗语,第一反应会是被侮辱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