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1个

甲辰龙年到,「龙」究竟应该翻译为 dragon,还是loong,背后有怎样的典故?

大熊猫
31个点赞 👍

表面来看,这是译者使用不同翻译策略导致的;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翻译背后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话语权之争。

当源语言文化处于强势地位时,译介到目的语,倾向于使用异化策略,就是造词,比如很多英语的词汇流入中文,诸如:罗曼蒂克(romantic),歇斯底里(hysteria)。

当源语言文化处于弱势地位时,译介到目的语,倾向于使用归化策略,就是借词,比如很多中国元素翻译成英文,诸如:龙(借词dragon),凤凰(借词phoenix)。

翻译从来不是单纯的语言转换,而是处于一个多元系统中的跨文化交流活动,受到社会、文化、历史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左哈的翻译多元系统理论)。但这个系统是动态的,主流文化有可能成为边缘文化,弱势文化也可以变得强势

比如,现在中国的综合实力上来了,唤醒了内在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我们可以把龙翻译为Loong,至少我在做民俗文化翻译实践的时候就是这样处理的。

维基百科的词条上,将中国龙解释为:

The Chinese dragon, also known as loong, long or lung, is a legendary creature in Chinese mythology, Chinese folklore, and Chinese culture at large.

从文化软实力的角度,译介能不能成功,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翻译本身,而在于该文化在世界的地位和形象,即文化环境。从深度翻译的视角,翻译应该是一种人类文化学的描述,应该构筑异质文化的文化语境,最大程度上保留源语言的文化特色。

从人类文化学维度审视,学界早已对单一基准的欧洲中心主义观发起了挑战,对希腊罗马以来确立的西方知识体系的普世合法性提出了质疑。要求平等对待世界各民族文化,尤其注重对异质文化的描述与阐释。

从深度翻译的角度来说,译者应该为目的语读者构筑源语言文化的文化语境,而不是任由文化霸权主义对异质文化进行吞噬。因此,跨文化翻译的任务就是使不同的文化发出自己的声音。

综上所述,将龙翻译为dragon,是当时文化环境下的特定产物。现今,我们已有多种选择,例如翻译为loong, long, lung, 在译入语中彰显源语言的民族文化特色。

感谢阅读,顺祝除夕愉快:p!

发布于 2024-02-09 12:57・IP 属地江西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江以游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