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1个

如何看待华为2023年分红770亿元,至少惠及14万员工?其它企业能学吗?

笔尖
34个点赞 👍

都学这种嗜血企业,CPI爆表,老百姓要遭殃了,“遥遥领先”一喊,价格翻倍、配置减半!

这种来路不正的钱,拿着不烧心吗?

要求详细公布770亿分红明细,到底看看是那些人得到了?

超级割韭菜是其老传统了,美国高通640芯片都可以卖2000+元、美国高通骁龙718可以卖4000+呢!

不仅如此,还有无底线“智选机”收割不明真相但是无脑信任其品牌的消费者。

“遥遥领先”的智选手机市占率2%左右,这是坑了多少不明真相群众啊。

一方面发扬乐于助人精神帮美国高通低端芯片清库存,另一方面厚爱中国消费者可以买到“价格遥遥领先”的产品。

低配高价还不算最可恶的,他们居然不满足于高利润的低配高价模式,还搞官寨机,美其名曰智选(实则智商筛选器)。

下面是媒体报道案例,部分摘录如下:

【明知消费者想买的是华为手机,却为其推荐不同品牌的“华为智选”手机,误导消费者。

被告辩称,自己店铺虽然印有“HUAWEI”标志,但属于华为旗舰店而不是华为专卖店,商家是可以出售其他品牌的手机的。“华为智选”手机是华为与第三方品牌合作制造,虽然不是华为手机,但是配件供货商与销售渠道都与华为手机一致。

法院另查明,被告给原告置换的“某桥”牌手机与原告原本打算置换的华为某型号手机在外观设计上高度相似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作为商家有义务对销售产品的品牌、型号、功能等相关情况进行释明,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本案中,商家在明知消费者的真实意愿是购买华为手机,却为其推荐不同品牌的“华为智选”手机,存在误导消费的欺诈行为,对于消费者形成的错误认识,商家应该承担相应责任。】

链接:zjnews.zjol.com.cn/zjne(想买华为手机,却买到了“华为智选”手机 法院判了)

这不是个案,是普遍案例,你们可以自信搜索爆料和报道,别人都是贴出发票等证据的。华为旗下的销售网络存在普遍忽悠消费者的情况。

下面那位女士被忽悠买官寨机链接:finance.sina.cn/chanjin新闻报道内容:随机附赠的配件和礼品上,贴满了华为的 Logo,唯独就花钱买来的手机上,没找到任何的华为标识。该女士买的鼎桥 M40 上所用到的硬件配置,相比 6000 多元的老大哥华为 Mate 40 Pro,差出的可不是一点半点。特别是这颗联发科天玑 1000+ 的处理器,可能连麒麟 990 都还比不过。

网友爆料举证详细帖子:sohu.com/a/581992601_12

图7:华为智选用官寨机忽悠消费者的部分案例,包括新闻报道、法院判例。

有人要问华为智选下的鼎桥手机和华为什么关系,这些早就被人扒干净了。今年初财经领域一个热点新闻“东方材料欲收购诺基亚所持有 TD TECH (鼎桥母公司)全部股份中的 51%”可窥一二,剩下的49%股份由华为持有。

如下图所示,链接:鼎桥和华为关系深度揭露:https://36kr.com/p/1966214553422729和(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roll/2023-04-12/doc-imyqcazk7187949.shtml)(为什么华为坚决反对鼎桥收购案?),两篇文章结合看。

鼎桥的主要管理人员,多数拥有华为背景,比如:总经理邓飙,1996 年加入了华为,2012 年还成为了华为的高级副总裁。徐直军(关注华为肯定很熟啊),现任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

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鼎桥公司的股东,除了华为,还有外企诺基亚(最早是西门子,2006年西门子将所有股权出售给了诺基亚),诺基亚占 51% 的股份,华为占 49%。那就是说,鼎桥是外企诺基亚和中企华为共同打造的合资公司。

是不是可以理解华为旗下销售渠道煞费苦心售卖鼎桥手机个不明真相的群众有给诺基亚送钱的意味呢?诺基亚也是大股东,自然也要分红的。

如果他们肆意造谣污蔑泼脏水雷军是“买办”,那么这种卖官寨机坑中国的消费者倒给国外公司送钱的行为是什么?

图8:鼎桥的股权结构和主要高管,华为深度参与鼎桥实际运作。

现在,看到“遥遥领先”四个字就恶心。

PUA上下游供应链、PUA消费者、PUA员工,整个公司就是一个PUA酱缸,员工现在也自发遗传了不良PUA基因,自发PUA上下游供应链以及合作伙伴。

产品黑箱化(方便低配高价、山寨机割韭菜)、宣传大旗化(贪天之功)、舆论战不择手段化(所到之处买办纵横,就他们冰清玉洁)!


个人一直坚持一个观点——价格要和产品力对等,否则就是割韭菜;如果产品的价格超级高于产品力,其实可以理解为传销。

尤其是不告诉消费者实情,采用黑箱式诱导消费者买超高溢价产品,本质上和诈骗无异!

还有,大家要锚定一个基本常识——中国科技发展与进步不是一个公司的英雄主义!万字长文参考前几天发表的文章《华为不要忘记初心——中国的科技发展与进步可不是一个公司的英雄主义!(万字长文)

科技发展有基本逻辑的,没人可以干个 2-3 年就可以造出 7 纳米光刻机或者其他科技(比如操作系统),我国光刻机科技积累最深的还是上海微电子,芯片制造能力最强的是中芯国际。“放卫星”式宣传只会忽悠没有科学常识的人,但是对有常识的人存在智商侮辱。

华为刚涉足一个领域,就迫不及待给自己扣上“领域发展最大功臣”帽子,这属于典型贪天之功名。

中国科技发展成绩但凡华为沾边就是华为功劳,但凡不好的事情就是经销商私自干的、自媒体干的,自己永远伟光正、冰清玉洁。

完全不尊重非华为籍科研工作者的劳动成果,这种行为值得称赞!?职场领域也没人喜欢那种抢功劳、贪功劳的极端利己主义者吧。

大家不要把一些公司上升为不能倒的信仰,信仰如此层次,三观注定要无数次灾后重建!

这个世界不存在完美的人、也不存在完美的政府,那么,自然也不存在完美的公司。

常识告诉我们,政府做的不好,人民当然有资格批评,这不代表人民不热爱祖国。可是,为什么到了某个公司,就“批评不得”了呢?就事论事批评其做的不好的地方,怎么就是“不爱国”了?

拿着被制裁,难道所有不好行为都要容忍,甚至被允许?我国被制裁企业以及个人可多了,是不是都获得了“尚方宝剑”“免死金牌”?封建朝代也说“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呢。

某些公司制造“不能批评自己的舆论场”意欲何为?不让人说本身就问题严重,光明磊落何怕人们有理有据批评?营造禁言舆论场可是一个非常恶劣的事情。

某些人(公司)不要总想着躺在过去“功劳簿”里面,然后成了“说不得的人(公司)”,做得不好的地方,人们当然可以抨击之。人们批评也是为了民族企业以及企业家更好的发展,以免他们飘飘然而忘本丢弃初心。

在我国没有哪家公司是“大不可倒”的,因为绝大部分公司都不是非他不可,我国产业发展过程中有备份机制(军事科技发展都有这种架构,比如飞机研制),不能让一家独大。因为有竞争才会更有进步。

华为所有领域,我国都有同类型企业,就拿其最强通讯技术来说,中兴也是系统性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兴是国有控股的。手机、电脑、平板等消费电子更不用谈了,大数据、云服务、大模型我国也有很多企业在做,华为甚至都不是行业top 1。

【做一个极端假设】遥遥领先背后错综复杂的股权基本上无人可知,我真怕有朝一日股权公之于众,结果发现里面有外资,那么以前那群支持的狂热粉丝作何感想?

要知道,鼎桥也是合资背后是华为和西门子合资,后来西门子把51%股权卖给了诺基亚。国内公司要收购诺基亚所持有的鼎桥股权,遥遥领先强烈不答应。这是今年初热点财经新闻。

上市公司的股权基本上是最透明的,一清二楚,战略投资和财务投资明明白白。

一、“说不得的公司”

我国过去几年经济、科技、社会、民生发展成就有目共睹,我们完全不应该把对祖国的信心和自豪感寄托在某一家公司上。你若是如此,只能说你对中国的的发展成就严重认知不清。

单说科技领域,只说大的领域——

太空里的天宫和北斗矩阵,空中的大飞机和无人机,地上的高铁网、高速公路、高楼大厦、大桥隧道、经济和民生基础设施,地下的四通八达的地铁,水面的航母、舰船、LNG船、巨型游轮,水下的潜艇和蛟龙号,……这些无不是我国经济、科技、工业等领域具化后的实打实成就。

如果你可以客观全面认识我国的发展,就不会把对国家的信心全部押注在某个公司上面,更不会无原则无底线地偏袒某些个公司;甚至阻止人们客观评价该公司。

大家不要把一些公司上升为不能倒的信仰,信仰如此层次,三观注定要无数次灾后重建!

这个世界不存在完美的人、也不存在完美的政府,那么,自然也不存在完美的公司。

常识告诉我们,政府做的不好,人民当然有资格批评,这不代表人民不热爱祖国。可是,为什么到了某个公司,就“批评不得”了呢?就事论事批评其做的不好的地方,怎么就是“不爱国”了?

拿着被制裁,难道所有不好行为都要容忍,甚至被允许?我国被制裁企业以及个人可多了,是不是都获得了“尚方宝剑”“免死金牌”?封建朝代也说“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呢。

某些公司制造“不能批评自己的舆论场”意欲何为?不让人说本身就问题严重,光明磊落何怕人们有理有据批评?营造禁言舆论场可是一个非常恶劣的事情。

某些人(公司)不要总想着躺在过去“功劳簿”里面,然后成了“说不得的人(公司)”,做得不好的地方,人们当然可以抨击之。人们批评也是为了民族企业以及企业家更好的发展,以免他们飘飘然而忘本丢弃初心。

二、华为的问题

下面列举的华为问题案例均是基于事实,而不是凭空编造的,不是那种“莫须有”“以恶度人”脑补式造谣抹黑。现在网络信息很丰富,删不光的,总有痕迹留在互联网上。有一句至理名言:“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基于事实的陈述,自然不能叫抹黑,很多人连抹黑和实事求是都分不清楚。如何区分造谣抹黑和实事求是,下文我会举例说明。

对于华为做得非常不好的地方,我都不愿意多描述什么“251”,疏油层事件,华为P10闪存门,P月亮事件,鸿蒙的内核明明是安卓却标榜完全自主研发,折叠屏手机质量问题导致差评一堆出现维权难、其处理方式包括下架产品然后重新上架一次性清空消费者差评(Pocket S屏幕系统性出问题)……

手机质量问题、售后一团糟的部分新闻报道链接:

  1. 澎湃新闻:163.com/dy/article/I0RJ
  2. 消费者导报:sohu.com/a/587150919_37
  3. 南国今报:m.163.com/dy/article/G9

图2:华为手机质量问题以及处理方式欠妥的系列新闻报道以及消费者陈述(下架清评论痕迹太明显了)。

图2附图1:消费者导报报道案例非常经典,本身就是加价(19000元)买的华为折叠手机,后面居然还要消费者再加价17700换成最新折叠屏。

图2附图2:澎湃新闻报道也经典,将华为售后难的问题淋漓尽致展现出来了。

图3: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很正常,没人保证所有产品100%完美无缺,重要的是处理问题的方式,有的厂商高高在上俯视消费者,有的直面错误给予切实补偿。

产品有问题并不是我反感的核心原因,因为其他商家自然也会有产品质量问题。但是,如此频繁以次充好、虚假宣传,更严重是售后态度恶劣,首先想到的是掩盖、甚至请水军颠倒黑白洗白,而不是直面问题。

小米11因为抢高通骁龙888(火龙)首发也出现过系统性质量问题,全网群嘲,我也抨击过。但是,小米最终的解决办法全部延保,补偿受损失的消费者。

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很正常,没人保证所有产品100%完美无缺,重要的是处理问题的方式,有的厂商高高在上俯视消费者,有的直面错误给予切实补偿。

我最难以忍受的就是某些公司对消费者的傲慢。他们极度高高在上,好像消费者能够买其产品应该是消费者福分一样。我不求顾客是上帝,但是,能不能给消费者基本尊重,尤其是不要把消费者当作笨猪宰割。

记得我自己赚钱买的第一款手机是魅族,呼吸灯设计当年多么让人惊艳啊(记得那款手机用的三星CPU),但是买下不久就出现屏幕问题,后面返厂维修,没多久又出现屏幕问题,即便如此,我之后还继续买了一部魅族手机。为什么返厂几次都没有阻止我第二次买魅族?因为维修过程很舒服,消费者权益得到了尊重。

华为的问题就完了吗?非也!

该公司对消费者的傲慢(包括零部件以次充好、宣传造假、售后不负责)是我要说的第一个而已。最近两三年,华为最让人嗤之以鼻的是如下三件事:

  1. 低配高价,是非一般高溢价。
  2. 智选模式,忽悠消费者买官方山寨机。
  3. 无下限泼脏水极端造谣抹黑友商。

其现在存在三化问题:产品黑箱化、宣传大旗化、抹黑友商不择手段化。

其中黑箱化是低配高价甚至不满足低配高价用官寨机收割消费者的底层逻辑,就像腐败一样,非透明的黑箱是腐败的前提。

原本电子产品配置参数一清二楚,大家根据自己的预算,然后按需(打游戏、拍照、日常使用)购买就行了,现在完全乱了,你都不知道啥配置,不展现核心性能参数,喊一句“遥遥领先”就完了

2024年初,国家队长安汽车近期火力全开批评汽车行业乱象,虚假宣传、舆论无底线。

“几万块几十万车非得说几百万、千万内最好。希望合作伙伴有基本的价值观,不要误导消费者,是领先就领先。”

有些大厂啊,得有些底线,不要总是自己捞便宜和荣誉,遇到锅就甩得干净,随便个技术包装一下就喊遥遥领先。都没有深耕多久,积淀尚浅,谈什么遥遥领先?!

智驾二字一贴就是多卖10+万,割韭菜眼睛都不眨一下。

新闻都不止一次报道该公司所谓智驾超群汽车居然骑到其他汽车头上去了,或是追尾其他汽车,然后甩锅,智能在哪里?这种公司有什么资格谈智驾?基本驾驶安全都不能保证,谈什么智驾?

自建工厂才是真造车,远比白嫖的强。

重庆某康是真惨,那么大固定资产投资,以为是背靠背相互扶持,结果别人说抛弃就抛弃,沦为廉价的“智商选择模式”,被当作小白鼠实验智驾系统。

这种企业就是典型渣男,基本毫无诚信可言,不配成为值得信任的合作伙伴。

到处勾三搭四,投机倒把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企业喜欢霸凌上下游产业链,拿别人当小白鼠,还要分割大把利润走,甚至别人亏钱,他大赚。

和“遥遥领先”合作前,赛力斯一年还能赚几千万;和“遥遥领先”合作后,连亏5年,加起来达到150亿。

等造车的坑趟完了,遥遥领先肯定始乱终弃,自己下场造车,甚至PUA原合作伙伴低价收割其工厂。

随后,官媒《经济日报》也终于看不下去,下场抨击“遥遥领先”了,直言某公司某些公司不讲科学逻辑、不讲技术,满嘴毫无底线的营销!

官媒直言汽车三大怪象,其中一条是:【营销无底线。明明几十万元的车,偏要说“500万元以内最好”“1000万元以内最好”;本来是产品技术讲解,结果满场皆是“遥遥领先”“没有对手”;与价格战相随的各种口水战,更是从去年年初打到年尾。】(这描述的哪家公司已经很直白了!)

遥遥领先如果继续毫无底线搞营销,看好有关部门把遥遥领先挑了,因为其黑历史很多不经调查的,然后业务拆分重组。

前面是中美贸易战刚开始打、激烈竞争,遥遥领先是典型,不能动甚至要帮助其立柱。

现在如果挑了,其实也可以彰显中国科技发展、产业升级自信,我们连遥遥领先这个曾经的标杆都不护短、犯错就要接受处罚,足以说明科技自信不在于某家公司,而是全中国积淀出的科技进步。

记住:中国的科技发展与进步可不是一个公司的英雄主义!

有些大厂啊,得有些底线,不要总是自己捞便宜和荣誉,遇到锅就甩得干净。随便个技术包装一下就喊遥遥领先,都没有深耕多久,积淀尚浅,谈什么遥遥领先?!

智驾二字一贴就是多卖10+万,割韭菜眼睛都不眨一下。

不过超级割韭菜是其老传统了,高通640芯片都可以卖2000+元、高铁骁龙718可以卖4000+呢!

发布于 2024-02-08 11:54・IP 属地湖北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pure日月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