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9000当然不是一个能效好,性能释放澎湃的芯片,我们从麒麟9000还没上手就可以完全预期这件事情了。
华为能搞定先进制程制造,并不是在先进制程上做到了领先。
能用和好用是存在很远的距离的。
麒麟9000给我们的是一个期待,先进制程工艺资本支出剧增,进步迟滞,我们至少有希望可以——不是说追上,而是说不要被进一步甩开。
所以有些人不断想强调麒麟9000性能如何,如何落后……
真的,每个人都知道,你不用再说了。
有些人就是想说我买来的芯片更好,我更便宜,你们为什么不用我的手机?
其实答案非常残忍。
那就是——够用了。
手机行业的所有功能点,都已经进入了一个深水区,你要提升也不是不行,但是会付出巨大的成本支出,收益却只在10%左右。
比如现在3000价位的手机,拍照,性能,续航,都已经非常牛逼了,往上走基本上都是提升拍照。
加个长焦,配点算法,贵个两三千,对很多人来说其实也感受不到太大的差异。
这个还是感知最强的拍照。
性能——大部分人不玩游戏,感受不到。
续航——五六千的手机是5500毫安时,两三千的也是,续航没啥区别了。
甚至两三千的机型因为不用堆拍照,可以电池做得更大,充电做得更快。
这个就是手机行业现在最尴尬的地方,配置不断下放,通过堆料来驱动销量,导致高端机做不出差异化,消费者已经被堆料干到对配置脱敏了。
而华为这边,别看麒麟9000能效测出来不怎么样,但是用起来续航非常硬。
Mate60 Pro的续航,大概相当于骁龙8gen2机型+5500毫安时电池的续航。
Mate X5的续航,大概相当于骁龙8gen2折叠屏机型+6000毫安时电池的续航。
而且日常非常流畅稳定,HarmonyOS的流畅已经领先安卓阵营一个身位了,我都不敢想Harmony NEXT成熟之后,华为的续航能逆天成什么样,流畅要到一个什么级别。
但这些不是最强的。
华为最强的地方在于,它解决了一个消费者买手机的终极问题。
当手机行业的蟾皮做不出差异化的时候,消费者也不是傻子,消费者也发现了,我买个三四千的手机,跟五六千的也差不多。
那么消费者就要问你了,我这个钱到底多在什么地方了?
那么其他公司就会说,我这个用料如何如何好,成本有多高,你用了身份如何如何尊贵。
一番操作之后,消费者发现提升不大,或者主要是在一些低频场景有用。
于是消费者就懒得换了,感觉跟交智商税似的。
而华为不一样了,你买华为,你问华为,我多花的钱去哪了?
华为说:拿去搞先进制程了。
那我只能说:

这个先进制程税我交了!还有哪可以交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