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舆论操纵者擅长隐藏身份,用一些刁钻但又具备某种“正义”的话术带节奏。
比方说,我强调明朝朱家家天下,强调帝制黑暗性,你能拿我怎样,我说的不对吗?
同时清国绝不这么玩,那必然是人文包容设身处地…
比方说,你汉服穿的都是贵族服饰,影射甚至明示穿汉服的都是封建分子,是站在普罗大众的对立面。
够正义吧,当然了满洲人又免疫,它们从不裹兽皮,个个酋长格格装扮,最次也得是个巴图鲁…
问题来了。
前者大家能理解,因为讨厌明朝的汉人也很多,所以有带节奏的空间和市场。
后者则几乎每次都会招致大量反对,附和者极少,为什么它们还是乐此不疲一次又一次的冲击?
因为存在即力量。
它们并不指望能一次打倒你,而是先树立起这个意识然后等待发酵,一次不行就两次,说不定哪天就质变了。
一个问题抛出来首先在汉人内部就会形成讨论,讨论就会有不同意见,有不同意见就会有矛盾。
而能把源头联想到满洲人的并不是多数,矛盾很可能最终在汉人内部消化造成割裂。
即使把矛头对准了满洲人也没用,因为它们从来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一如它们垮台后全身而退荣誉等身,这似乎已经成为了惯例特权。
那么一件事没有成本只有收益大小,干嘛不干。
这对汉人来说是个两难题。
你不理它那慢慢的总会有上钩的,毕竟你无法保证十几亿人都是三观正常,智力在线的。哪天形成规模逆转舆论了也不是不可能。
你理它那就进入了著名的街头画作陷阱,一张画放在街头让路人点评,第一天让你说它的优点,结果全是优点,第二天说它的缺点,结果全是缺点…
重点并不是画作本身的好坏,而是强曝光+引导+讨论就能变相操纵舆论。
发布于 2024-02-01 07:20・IP 属地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