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放前提下)朝鲜经济增长的最大障碍是已经高龄少子化的人口结构。
目前朝鲜14岁以下人口占18.5%,而65岁以上占11.9%,世界上还从没有人均GDP低于1000美元的国家面临如此衰老的。其他少子化到这种程度的穷国(乌克兰、摩尔多瓦、波黑、格鲁吉亚、黑山、马其顿等)似乎也都找不到什么经济增长点。
而其他后发国家在经济开始爆发式增长的前夜,人口结构都远比这个健康。以他们的14岁以下、65岁以上占比来说:
日本─39.8%、4.0%(1951年)
韩国─41.3%、3.3%(1961年)
新加坡─43.9%、2.5%(1966年)
中国─38.6%、4.2%(1978年)
越南─39.5%、5.5%(1986年)
儿童占比高意味着未来20年的经济增长动力充足,老龄占比低则代表社会负担小,这种结构才是最适合经济腾飞的。
目前朝鲜两个都不占,即便未来真的全面开放了,经济天花板也不会太高的。
泰国比他们开放多了,区位优势又更好,但就是因为少子化带来的社会增长乏力,导致人均GDP停滞在这个位置10年了。甚至最近几年的增速还不如欧美国家。

能不能到越南和菲律宾这种程度呢?朝鲜的城市化进程会不会重新启动?然后会在哪些地方形成一些大型城市呢?
我不建议碰瓷越南和菲律宾....这俩的地理优势比朝鲜强多了——他们都紧靠东南亚水道,这里经过了全球近40%的物流运输,借着背靠东盟,海量的资本、技术和人员流入,深度融入全球化经贸体系。
朝鲜则是远离国际主要水道,基本处于国际贸易路线的末端。在市场化经济下朝鲜的条件就是赶不上越南和菲律宾。
越南和菲律宾都是全球主要粮食出口国,而朝鲜自己还是粮食净进口大户。
日韩和韩国的崛起有时代特殊性:
冷战时代,西方阵营需要确保在亚欧大陆最东端有稳定的桥头堡,早期美国对他们全面开放市场、提供全套技术转让、合资建设基础工业体系。前后输血超过30年才把日韩给养成了发达国家,战后第一岛链的发展在本质上不是靠市场经济,而恰恰是西方搞计划经济、窗口指导下的产物。
假设朝鲜开放了....那改不改路线?
不改吧,你指望美日韩真能做到完全开放市场、无门槛转让技术、产业链集体涌入、资本蜂拥而来?想想也不太可能。
改吧,那上层建筑的动荡就严重了——「美帝、日帝与南韩反动集团」必然会尝试在朝鲜内部扶持各自派系,制造内耗,试图分化瓦解劳动党的统治。以期达成苏东剧变、阿拉伯之春那样的全面成功。
要是不向美日韩开放吧....那能吸引来的资本就太少了。朝鲜这么多年一直都对俄罗斯开放,俄资进入朝鲜一向很少有门槛。但如今境内的俄企也就那几家采矿、铁路、船舶公司,带动经济增长非常少。只对俄罗斯开放是明显无法实现经济飞跃的。
想有大发展就必须对美日韩开放,才能有足够多的资本进入,带动产业转型。
但这又会动摇现有格局,风险很高。

目前的朝鲜城市化率在73%左右,其在1980年代就已经是个基本城市化的国家,已经很难有新人口增量进入城市了。
而按照人口预估,到2028年朝鲜人口会达到峰值(2608万),之后开始下降。
也就是朝鲜到四年后就会进入人口自然下降区间,这种老化明显的人口结构很难有经济爆发的潜力——到目前为止人类历史上还没有人口减少还能经济狂飙的。
相当于日本2004年、韩国2016年程度,而两国在这个阶段的经济增速嘛....
说难听点,就算真开放了这地方也很难吸引产业资本:一方面是国内市场狭小(需求明显不足),另一方面是周边的韩国、日本、中国都存在强大的现有产业集群,去那边建厂基本看不到出口的盈利点。
如果是初级工业化的来料加工,那越南基础更好,离原材料、市场都不算远。
现代产业集群往往都是地理决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