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量汽车普及后用不完的汽油怎么办呢?
- 13 个点赞 👍
石油工业是石油工业,不是汽油工业,汽油只是石油工业一种选择性产出的产品,并不是不生产汽油,石油工业就没了。
别的不说,“裂解”听说过吧?一些地区可以用裂解的方式得到汽油,比如说一些游戏里有用轮胎生产汽油的配方。自然也可以把裂解用在汽油身上,得到乙烯、丙烯。
有裂解就有聚合,汽油一般是C5~C12,可以生产航空燃料,甚至可以做沥青。当然,这些做法一般不怎么经济。
如果就是汽油本身,不做燃料也可以用作溶剂、可以在制药、农业、燃料、包装产业上当作原料。
石油工业是玩链子的产业,长链可以截成短链,短链可以接续成长链,各有各的用处,汽油用不完大不了多两道工序罢了。
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找《石油化工原理》这一类的书看看,还是挺有意思的。
发布于 2024-01-17 17:51・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国产哥伦布 - 7 个点赞 👍
58年8月4日,在河北省徐水县视察时,当地县委书记汇报说:“今年全县夏秋两季一共计划要拿到十二亿斤粮食,平均每亩产两千斤。”听后的第一反应是:“怎么能吃得完那么多粮食啊?”“你们粮食多了怎么办啊?”
编辑于 2024-01-21 18:49・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6 个点赞 👍
我悄悄告诉你 ,这是开香槟的大好事!
我给你举个例子:
乙二醇,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材料,通常在防冻剂、 玻璃水、纺织 、塑料等
乙二醇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成熟的产品,天然气、煤炭、和石油都有大规模的生产装置制备
省流,只有石油价格低于40美元/桶的时候,石脑油工艺才有优势,基本来说煤炭工艺路线更便宜,这就造成了一种非常魔幻的现象,我国有2000万吨的需求,也有2000万吨的产能,但是国内的开工率只有55%,每年还要进口800万吨(一半是沙特)。
原因就是我国有1300万吨石油制备产能是越干越亏的,反而不如直接进口,沙特是欧佩克老大,原油不好意思低价卖,但是乙二醇可以便宜卖。
所以我的观点就是,我国为了保证汽油和柴油的供应,被迫建立大量“赔钱”的石化项目,裂解石脑油就是原油加工的第一步,只有产量大才能摊低成本,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觉得中石化价格黑,而中石化也很冤的大喊亏。
如果新能源大量普及,汽油需求减少,煤化工和天然气化工是替代大部分的石化项目的,甚至成本还更低。
发布于 2024-01-22 15:21・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一叶孤城 - 4 个点赞 👍
石化领域曾经有个形象的比喻,一块钱的石油进到炼油厂,出来的产值是十块,而十块钱的石化产品进到化工厂,出来的产值是一百块!这其实和他们的流程精算师的计算完全一致。不论是汽油还是柴油,汽车还是飞机,烧油都是极大的浪费,和你用整箱的A4纸烧火取暖一样。如果汽车不烧油了,炼厂可以装置改造,调整参数,生产产值和利润更高的化工原料。以往全世界之所以容忍这种浪费的存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整体市场的考虑。汽车,尤其是家用车的普及,单是对冶金,金属加工制造方面带来的规模化和技术的提升作用巨大,而冶金和机械制造方面的技术提升和成本降低,又会促进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此滚雪球。。。
当年奥巴马之所以能提出我们不能像欧美人那样的生活,不止是担心我们和他们争石油,比着排放,更担心的是我们的消费带出来的各个生产体系的发展,对他们掌控的市场带来的冲击。如果我们用混动车做过度,持续推进纯电车,将来,汽油的消耗没了,但汽车产业链还在,对整个工业制造的拉动力度不减,相反,石化和相关下游领域的利润更高,这不是更好吗?
再补充一下,教科书里讲的炼油厂除了生产汽柴煤油外,还生产其它化工原料,这是站在现有市场角度上讲的,这不是炼厂必须的产品构成,更不是利润最佳的产品构成。比如四五十年前,北京推广的煤气罐,里面装的液化气就是汽油之前的产物,后来供不应求了,就不得不调整操作参数,从汽油组分里扣出了一部分液化气以满足市场。现在液化气罐几乎消失了,这部分产物就转移给了生产化工原料
编辑于 2024-01-16 13:53・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大头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AG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