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2个

地主能有什么办法吞并农民的土地?

百万军中第一人
146个点赞 👍

知道为什么我一直批评儒家虚伪吗?

他们用软弱无力的道德来约束有实际侵害能力的豪强地主,用严刑峻法来约束平时就受到残酷剥削的底层民众。

那么到了灾害之年,道德标准降低了,所谓事急从权,豪强地主落井下石,他们会进行有效约束吗?并不会,最大杀鸡儆猴,处理一两个兼并太狠而又不够狠、背景不够深的地主,意思意思就得了。

而农业时代灾害年景是特别频繁出现的。

特别是水利设施作为公共事业需要集体投入的情况下,治理能力稍微软一点就是灾害频仍、弱肉强食。

等于说儒家弄了一个看起来很高尚的外皮,做了拉偏架的事情。

平时搞平均主义,略微偏向豪强地主。

遇事做做样子,让豪强地主做点让步,还只是在平时欺负的基础上。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三百六十天都是地主欺负农民,就五天做做样子,也只不过是让地主欺负得轻一点。

那么这样一来,地主资本本来就要比农民雄厚,然后双方去面临同样幅度的风险波动。

譬如说现代,你月入三千,分配方式是基本生活开支一千五,应急储备一千,长期储备五百。你邻居月入八千,分配方式是基本生活开支五千,应急储备两千,长期储备一千。三个月后 ,你们同时遇到危机,收入来源没了。你最多有四千五的储备,实际只有两千五。你邻居最多有九千储备,实际是四千。然后你们两个都按照一个月五百开支。五个月后,你饿死了。你邻居还能再坚持两个月。

好,我们将这个时间换成秋收。

八月中秋,秋收以后,你有两千五的储备,五个月后,你花光了最后一个铜板。你邻居四千的储备,还能坚持到三月春暖花开,还可以出去拼一拼。如果是满储备呢?你能坚持九个月,端午节以后,你就只有卖青苗的路可走了。而你的邻居可以坚持一年半。

地主的收入常常可以达到农民十倍。如果遇到三年大灾,那么三年大灾之后,地主还有机会去造反。可是农民可能第一年就已经死了。

在绝对的优势面前,地主甚至不需要操作,只等天收就可以了。

这就是事实最残酷的地方。

所以为什么法家对民众要比儒家友善呢?因为他们真的会将地方上那些巧取豪夺占据广袤田土的豪强地主灭族。灭族以后的土地收归国家以后会怎么样呢?那就是重新分给民众。

很多人不理解秦汉法家为什么是对民众有利的。原因在于他们不理解当时的经济制度。知道当时的税收为什么叫租税吗?因为理论上来说,那些土地都是君王的封地,只不过是经过初祖禾、初税亩的改革之后,封君允许民众自行耕种封君的土地,但是要向封君交租。

理论上来说,当时的君王才是最大的地主。但是当时的君王收取的租税很低。秦朝号称是泰半之赋,这已经很高了。汉朝一开始是十一之税,后来改成十五税一,长期执行的是三十税一。

然而地主是八二。

有的人可能还想着七三。很多人记录古代地租,说有很多是对半。似乎对半就比八二好很多了。然而对半也不过是秦朝的税额。

法家实际上是通过树立一个真实的、独占一切的君主,建立了一个实际上没有大地主的国家。因为君主作为唯一的大地主,是没有可能对全国各地进行无底线剥削。他再能吃,也就是一顿饭。这顿饭再昂贵,也不过是几棵树上特有的茶叶,几亩果园特产的果子。供养他们的成本是很高,可那也比十里八乡一个对半的地主便宜。

编辑于 2024-01-17 21:32・IP 属地山东
风大 可稍息否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