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2个

地主能有什么办法吞并农民的土地?

百万军中第一人
227个点赞 👍

近来在探讨

时,牵扯到了我之前的

把其相关内容迁移过来,探讨一下:以莫言小说中描述的民国时代背景,一个“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正直的人,一个大好人”,一个“热爱劳动,勤俭持家,修桥补路,乐善好施”的“好地主”,一个不抢劫不乘人之危的“好地主”,能否合情合理合法地置田买地,吞并农民的土地?

在《生死疲劳》中,读过私塾、识字解文、堂堂的乡绅西门闹大喊:

冤枉!想我西门闹,在人世间三十年,热爱劳动,勤俭持家,修桥补路,乐善好施。高密东北乡的每座庙里,都有我捐钱重塑的神像;高密东北乡的每个穷人,都吃过我施舍的善粮。我家粮囤里的每粒粮食上,都沾着我的汗水;我家钱柜里的每个铜板上,都浸透了我的心血。我是靠劳动致富,用智慧发家。我自信平生没有干过亏心事。可是——我尖厉地嘶叫着——像我这样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正直的人,一个大好人,竟被他们五花大绑着,推到桥头上,枪毙了!……
……
三月扶犁,四月播种,五月割麦,六月栽瓜,七月锄豆,八月杀麻,九月掐谷,十月翻地,寒冬腊月里我也不恋热炕头,天麻麻亮就撅着个粪筐子去捡狗屎……靠着聪明靠着勤奋也靠着运气积攒了万贯家财……一妻两妾、良田二百亩、骡马成群……
不仅是西门闹自认为“冤”,作为仲裁者的阎王也认同西门闹“冤”,“只是出于某些我不知道的原因”而以“六世不为人”来逼迫要求西门闹放下因“冤”而生的仇恨:
……在我连珠炮般的话语中,我看到阎王那张油汪汪的大脸不断地扭曲着。阎王身边那些判官们,目光躲躲闪闪,不敢与我对视。我知道他们全都清楚我的冤枉,他们从一开始就知道我是个冤鬼,只是出于某些我不知道的原因,他们才装聋作哑。……“好了,西门闹,知道你是冤枉的。……”
……
……我是一个本不该死却被枪杀了的好人啊,连阎王也不得不承认我是被枪杀了的好人,但这错误难以挽回。阎王冷淡地问我:“是的,错了,你自己说,想怎么办?我没有权力让你作为西门闹重生,你已轮回两遭,应该清楚,西门闹的时代早已结束,西门闹的子女都已长大成人,西门闹的尸骨已经腐烂成泥,西门闹的案卷,早已焚化成灰,陈年旧账,早已一笔勾销。你为什么不能忘记这些不愉快的往事,去享受幸福的生活呢?”
“大王殿下,”我跪在阎罗大殿冰冷的大理石地面上,痛苦地说,“殿下,我也想忘记过去,但我忘不了。那些沉痛的记忆像附骨之疽,如顽固病毒,死死地缠绕着我,使我当了驴,犹念西门闹之仇;做了牛,难忘西门闹之冤。这些陈年的记忆,折磨得我好苦啊,殿下。”
“难道那比蒙汗药还要峻烈千倍的孟婆忘魂汤,竟然对你没有作用吗?”阎王不解地问,“你是不是没喝那汤就冲下了望乡台?”……

这个鸣冤叫屈贯彻了小说始终,直到最后也只是放下因“冤”而生的仇恨,仇恨淡了忘了;却从未说过西门闹不冤。

小说中buff叠满的描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极清白、极无辜、极冤枉的地主。

但是,这样的地主可能存在吗?

……在华北,每当田间收获之后,即会出现大批的拾禾者,以致“作物根杆,搜括净尽,一次不足,且有继续数次者”,“有几处地方甚而至于收割小麦,不用刀割,而用手拔,罄其所有而去,所送还于土壤中的不过一点草木灰而已”(卜凯:《中国农家经济》1937年)。连收小麦都是用手拔了,“天麻麻亮就撅着个粪筐子去捡狗屎”并不为奇。但是,如此辛劳“勤俭持家”的成效是:30年代(民国工农业生产最高时期)山东的单产水平“民国《馆陶县志》载:包谷,上等地亩产130斤”。《胶济铁路经济调查报告》载“邑中地土膏腴”“山东省最富裕的县之一”的桓台县小麦“水浇地每亩收量,至少一百六七十斤,有收至四百斤者……非水浇地每亩收量百余斤”。

和平时期,兵头们多少忌惮人脉关系盘根错节的地主缙绅。但战乱时,在杨白劳眼中,黄世仁无疑是主宰生死的存在;在军阀土匪日寇面前,黄世仁也就是个屁。在某些地方,农税杂捐居然“预征”到了民国一百年(2012年)以后!当然,地主们都是提高地租把这些负担转嫁到农民头上;华北和山东地区许多地方的地主豪绅,把实际地租已经收到了七成,还在荒年乘人之危,落井下石,利用高利贷来盘剥农民……但是,土地上的出产就只有这么多,哪怕不给农民留下一粒谷子,能够搜刮到的粮食也是有极限的。

西门闹“接手家业时虽逢乱世,既要应付游击队,又要应付黄皮子,但我的家业还是在几年内翻番增值,良田新置一百亩,大牲口由四匹变成八匹,新拴了一辆胶皮轱辘大车,长工由两人变成四人,丫环由一个变成两个,还新添了两个置办饭食的老妈子。……靠着聪明靠着勤奋也靠着运气积攒了万贯家财……一妻两妾、良田二百亩、骡马成群……”……。

做个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以200亩全是最好的水浇地在最好的年景一年每亩收获200公斤计(当时山东平均亩产为约100公斤),地租5成为100公斤/年.亩(毕竟是“好地主”就不应高于通常水平,但也没搞三七五减租),西门闹总收入为100公斤/年.亩×200亩×30年=60万公斤粮食。(注:西门闹的良田是从80亩增至200亩,为便于分析以始终200亩计算)

战乱灾荒年的粮食和金银同样是硬货,价格除极特殊情况外基本是同步涨跌,大致为黄金一两≈粮食1000±300公斤。

而西门闹的藏宝有“墙里藏着五十两重的银元宝四十个,一两重的金锞子二十个,还有白氏的所有首饰……缸里有一千块大洋……”,1两黄金≈10两白银≈10块大洋≈1000公斤粮食,首饰不计,其余金银就已经相当于320两黄金≈32万公斤粮食。

西门闹购置了120亩良田,以20年总产作为地价计算,每亩购价≈200公斤/年.亩×20年=4000公斤/亩,120亩良田就是48万公斤粮食。当然,“好地主”会不会灾年乘火打劫,压价买地就不知道了。

还有,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1927-1937)》:1912年各省旱地平均田赋占地价的百分率为1.8%;1931年为2.33%,1932年为2.48%,1933年为2.74%,1934年为3.26%,1935年则高达3.49%……假设西门闹魅力非凡,县太爷从没涨过他的田赋,也从来没有什么杂捐摊派和“预征”,每亩地价为4000公斤粮食,每年田赋就是4000公斤/亩×200亩×1.8%=1.44万公斤粮食,30年就是43.2万公斤粮食。当然,作为税基的地价在实际征收时往往会视人情而被低算,但就是只按一半算也有20万公斤。

此外,田赋在法律上是明确规定由地主缴纳,而作为“好地主”的西门闹会不会随大流将其转嫁给佃农就不知道了。

西门闹新置的大牲口、大车、农具……衣食住行、修桥补路、乐善好施……等等耗费就都不计算了,仅这三项相加就已有:32+48+20=100万公斤粮食,远远超过了总收入!

即使不计入西门闹的藏宝,其余两项之和就已经超过了总收入。

就算那位“极清白、极无辜、极冤枉的乡绅西门闹”真的“靠着运气”有大神保祐隐于桃花源中,一直太太平平,年年风调雨顺,无病无灾无匪无贼无日寇,和一妻两妾四仆四长工一齐不吃不喝,也不可能攒下“墙里藏着五十两重的银元宝四十个,一两重的金锞子二十个,还有白氏的所有首饰……缸里有一千块大洋……”。

那么,“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正直的人,一个大好人”,一个“我家粮囤里的每粒粮食上,都沾着我的汗水;我家钱柜里的每个铜板上,都浸透了我的心血”的人——他的藏宝是怎么来的?

更何况,“桃花源”是不存在的,现实是西门闹亲口所说的“乱世”,是苛捐杂税、兵荒马乱、日寇肆虐的“乱世”。在现实中,真有人能如此“魅力非凡”,真的能“等等耗费就都不计算”吗?

所以,如果只靠地里刨食,没有办法当汉奸或以祸害乡里来转移逃避捐税的话,200亩良田也只有风调雨顺之年才可能顿顿都吃白面馍馍,逢年过节吃一顿肉;至于积蓄、买地……想都别想。更何况,基本上每年都有流民和土匪前来串门,地主土豪们也时常拉起团练(联庄会、红枪会、铁板会等等)彼此攻打,你不花钱拉团练就是帮别人屯粮食留积蓄。那年头每一个能够保住家业的地主几乎都是打出来的“胜利者”,《红高粱》中余占鳌的原型曹克明就是其中之一

那么,西门闹的藏宝是怎么来的?

所以

西门闹这种“极清白、极无辜、极冤枉的地主”是不真实,是不可能存在的。

即使是莫言小说,即使在这种为“好地主”鸣冤叫屈的小说背景下,“好地主”也无法合情合理合法地购田置业,吞并农民的土地。

所以

问题:地主能有什么办法吞并农民的土地?

答:至少在民国,没有非农资金还能购田置业的地主,其吞并农民土地的办法肯定不可能是合情合理合法的……



春过雪消:工业化之前的全国平均粮食亩产最高能有多少?

春过雪消:地主阶级是怎样阻碍生产力发展的?

春过雪消:如何评价人民公社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春过雪消:小农经济(包产到户)是否已到最后的末路?

春过雪消:为什么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了农民的主体地位?

春过雪消:我国农业改革的逻辑以及进一步改革的思路?

春过雪消:农村的乡村振兴的根本怎么建设,农村的根本出路到底是什么?

春过雪消:为什么连续13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是三农问题,但是农业却没明显的发展?

春过雪消:194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水平和规模在世界上能排到什么等级?

春过雪消:如何评价建国后、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工业体系?(近现代史之核心:国家工业化——不能理解工业化的重要和困难的人,没有资格评论中国近现代史

春过雪消:就中国而言,近代到今最伟大的人是谁?

春过雪消:平常都说印度的缺点,有没有人普及一下印度的优点及优势?

春过雪消:为什么那么多中国人讨厌日本?单纯因为历史?

春过雪消:为什么一些人觉得美国是中国的敌人而不是朋友?

春过雪消:如果你可以改变你的国家一个政策或者法律,你会改变什么?

春过雪消:有哪些农业上的事实,没有一定农学知识的人不会相信?

春过雪消:中国整体的潜力有多大,尽头在哪里?

春过雪消:中美博弈的最终结局是什么?……

编辑于 2024-01-16 14:30・IP 属地四川
春过雪消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