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1个

人社部将面向农民工群体开展大规模、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此举将带来哪些影响?

经济观察报

利益相关,家里在鲁西南地区做家政,主业是月嫂育儿嫂。讲两句我了解的实际情况供大家参考。

1.家贫,家母在我们姐弟上大学期间做月嫂,踏实肯干且为人诚实。后宝妈口碑相传,互相介绍的越来越多,自己时间安排不开,就给几个姐妹间互相介绍。后来慢慢开了家政公司。

2.家母专职开家政公司后(即所谓的中介),面临两个问题:①活多人少②认识的都是高级月嫂,许多低级月嫂的需求无法承接。

3.家母解决方案:去家里周边村庄宣传,完全免费培训月嫂知识,培训完安排工作!由此,逐步解决了需求不匹配和人员不足的问题。

4.学员简单培训后,根据经验和工作年限逐步提升专业等级,也有其他原因导致学员和月嫂流失。目前附近村庄招人免费培训已经常态化,的确帮助附近的农民妇女解决了临时就业问题。

以家母为例,最基础的家政市场介绍完毕。那么看似与国家政策一致,为何上面环节中又完全没有国家政策的影子呢?家母不知道借国家补贴政策的东风吗?根本原因的确是许多答主给出的答案—利益和执行错位!


利益:从头培训农民妇女获取知识技能,并作为中间人撮合需求,这是服务业,赚的是辛苦钱。

而国家补贴政策需要培训学校的资质(实际需要的人并拿不到),并完成刷身份证打卡、上课录像和形式化的考试,这赚的是政策钱。

实际情况是,只有在培训学校人头不足时才会联系家母到附近农村,宣传高额补贴拉人头,并支付微不足道的介绍费。

利益导致执行错位,最终需要培育专业技能的依旧只能自己辛辛苦培训专业知识,而赚政策钱的宣传重点也仅仅是“拿身份证听五天课可领五百块钱”,与技能培育几无关系。

这是我了解的,新闻中的国家大政策与底层需求实际情况的案例。。

编辑于 2024-01-08 18:55・IP 属地北京
周众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