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提高效率,只会延长时间。降低经济活力。
就城市论城市,说几句可能的不利影响。
第一,这个做法会极大程度增加通勤成本。
第二,由于长距离通勤变得不可接受,这意味着,更远的城市开发变得困难,会极大程度增加可能隐藏的城投债务危机。
事实上,通勤时间增加是个十分敏感的话题,北京一直在为这个问题头疼了很久。通勤时间增加,生活成本太高,某种意义上,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是十分不利的。
而且通勤是不可能妥协的,必须在一个时间点出发。
飞机和火车如果我懒点儿,我想晚点儿走无所谓。
因此,到底要怎么做?我不得而知,似乎我们的城市管理策略,一直是在增加生活成本上努力。而不是,怎么减少城市的运行成本,这点我一直十分费解。
如果不改变,长远来看,应对方法两个:
一个是,彻底农村化的密度。
你城区各站点减少人流,但这有一个问题,城投风险在增加。
另一个是,城区无法扩展。
无论哪一个,对城市经济活力都会有不利的影响。当然,如果走精英城市路线,华盛顿法兰克福模式,我不要这么多人,那说得过去。但是,地铁做好亏损准备,救不活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