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她大两级,亦并不认识这位师妹。但我认识不少14级的其他师弟师妹们,以我的感觉,我想只差两三岁的我们群体上大致是相同的。
北京大学中文系一级会有两个班,一个是留学生班,以某个隔海相望的国家的同学们为主。隔海相望的他们虽然时常聒噪,然而大多时数中却为我们果断承担了那5%,我们,尤其是非专业之“专业课”时常徘徊在及格线附近的我,务须由衷地感激。这个班的人数不稳定,而我毕竟是本国人,不会被分进这个班,对他们的校园生活也不是非常了解。
另一个班则是主要以高考招生途径进来的本国同学,同时也会有一些港澳台同学或者汉语流畅的华侨同学。这个班级一般有100人上下,配备一个班主任和一个辅导员,其组织度可见一斑,对的,就是没有组织度。只要不是切身利害的所谓“管理”,总是有很多人是管理不到的。而北大的宿舍管理往往,也如同不存在一样的。
都是高考考得比较不错的同学,总是以性格乖和、举止稳定的人居多的。上一两年学后大家也都是成年人了,除非产生了什么深仇大恨,基本都是按着规划各奔前程的。中文系的男生毕竟少,所以全部熟识,而八十多个女同学们,恐怕我就不能做到了。若是有相对内向的朋友,恐怕女生之间也并不能认全。我们级也有类似的同学,这位朋友亦可能感受到了同学们对其的“不友好”,此人当然也一定会认为在换宿舍时所有本系宿舍都不愿意接收是其他同学的错误。我铺垫这些背景是想表达,如果你能在这般松散的环境中感受到“霸凌”,那多半是你自己的问题。
譬如冬季不许开门窗一事,不才有幸进入过45楼女寝,这个十余平方米的环境中住着四个人,通风是一种必然需要。假使一个人认为这个环境中可以不通风,又没有呼吸道的相关疾病,那么我只能揣测,其生活习惯可能会对其他舍友的生活习惯造成一定的挑战。若其生源地在北京之北,冬季偶尔的冷气应当亦并不会对其健康造成显著的威胁,那么不通风这种诉求,就显得不可理喻了。
至于雄文尔尔,无缘拜读,其吉光片裘、雪泥鸿爪,大致也能说明一些问题。中文系本国生班这种松垮的环境给不了你什么温暖,但其实也给不了你什么寒冷。我确实曾听说过一时气迷心智作出敌对举动的事情,但一般限于一对一。而普遍的“针对”,大抵是环境对不好相与之人的自然反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