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2个

为什么消费力下降,中国车市却高歌猛进?

柚柚
129个点赞 👍

高歌猛进只是暂时的。车市火热的表象大概来自三个底层原因:

第一,热闹是属于大部分车企的,而不是大部分用户的。对于目前的国产品牌来说,当前的汽车市场有很大的增量空间,是一个看上去很大的蛋糕。

对笛子来说,增量来源于新能源对燃油车的替换,对于新势力、问界、小米来说,这是在开辟自己的新战场或者说是第二战场。

情况很类似于当时的5G手机,尽管在2018年前后大部分人都拥有了智能手机,但5G的到来则意味着大部分消费者需要集体换手机,不管用户的实际选择如何,但从宏观和车企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增量市场

第二,新富人群,跑单人群用车需求的涌现。这一点不难发现,虽然也有交集,但是选择理想、蔚来和问界的主体人群,跟选择宝马、奥迪、大众的主体人群整体上还是属于不同的两类人,双方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处于互相攻击的状态。

选择新能源,或者说智能化的人群,以互联网、科技大厂的员工、以及最近爆火的自媒体行业、直播行业的从业人员为主,这两年整体经济式微,但是科技行业,尤其是自媒体行业却蓬勃向上,腰部自媒体月入大几万并不困难,他们不能像头部大V那样买迈巴赫,转而花4、50万买国产新能源、智能汽车就非常能满足他们彰显潮流、高级配置的需求了。

在这一点上,国产车做得确实成功,不管是车身的外形设计,还是乘坐舒适度,智能化配置,都会比同价位的合资车更好,这颇有一点当初韩国车冲击德国、日本车的意思。而至于跑单人群,这个新增的需求,我觉得就没必要多说了。

第三,市场的延迟反馈。我们国家做很多事情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什么事情都要趁热大干快一波上,这样非常有利于形成某个行业瞬间爆发的感觉,非常典型的就是高铁和5G,不过缺点也很明显,就是短时间内快速发展,让我们没办法从更长的时间尺度里发现不合理的地方。

就比如高铁,大干快上的时候,我们宣传符合国情、技术解决了沉降问题等,如今经过了十几年的沉淀,符合国情这点确实没错,可能最多就是奢侈浪费了一点,但铁轨的沉降、养护、成本回收都成了问题,所以现在很多的高铁都开始出现了降速的情况。5G,就更不用说了,大几万亿甚至十几万亿投进去,目前仍然找不到应用场景,运营商成本、老百姓的网费支出也是很大负担。

而新能源汽车目前仍然处于这个阶段,新能源汽车是不是真环保,还是只是把污染换了一个地方,首批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大幅度缩水,电池回收问题,以及新能源电池回收问题,未来新能源普及之后成本上升的问题,都还缺乏更长时间尺度上的验证,简单说,现在更像是处于一种蒙眼狂奔、相信后人智慧的阶段。

而我之所以说高歌猛进只是暂时的,也是基于以上三个方面的结论。

首先大环境下,当前国内的整体消费仍然是疲软的,尽管有消费人群,也有新富人群,但是更大市场仍然缺乏足够的换车动机、换车资金。也就是说,尽管新能源、智能化市场看上去很大,但实际上却很小。目前汽车的销售数据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这一点,汽车市场的增量仍然来自于出口,国内增长其实是缺乏亮点的。

其次就是目前的新能源汽车还是缺乏市场的检验,或者换句话说,我们国家这次的押注是否正确,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现在新能源车企非常爱干的事情就是嘲笑欧洲和北美的老牌车企,但是大家需要冷静的是,很多欧洲和北美的老牌汽车都是经过了上百年市场的检验的,在你嘲笑他们思维落后的时候,是不是他们还在有别的顾虑,这一点很难说,沉淀的时间总还是有值得学习的地方的。

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当英国宣布群体免疫的时候,当欧洲最初的5G建设迟于中国的时候,我们嘲笑他们更凶,最后也都是回旋镖啥时候标回来的问题。

也会有人说,新能源、智能化现在的龙头是特斯拉,这不是北美车企么。这肯定是的,但是其实美国的车市跟中国有一个很大的不同是,特斯拉无论是电池技术、自动驾驶技术都是非常领先的,汽车只是一个组装品,也就是即使新能源汽车最后被验证方向错了,特斯拉依然有灵活转向的空间。更不用说美国本土还有通用、福特这样的传统车企稳扎稳打。而我们,一旦押注错了,可能又会出现几万亿投进去,后续不知道如何处理的难题。

衷心希望我们这次没选错吧。

编辑于 2024-02-29 10:23・IP 属地北京
荒年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