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2个

为什么消费力下降,中国车市却高歌猛进?

柚柚
131个点赞 👍

原因很简单,因为房价崩了。

之前我也做过分析,从“房住不炒”到“三道红线”,无一不是为了把房地产市场从投资市场变为消费市场。

未来房地产的定位,是大宗消费品,而非投资品。

那么,谁来接替房地产来引领经济增长引擎呢?

汽车。

一篇旧文:



救房地产,不救房地产商,以及经济振兴的新增长点

房地产业作为中国的经济成长引擎,始于1997年。

1997年,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上:“大力推行住房商品化、发展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是振兴整个经济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如果要提出新的经济增长点,首先就是实行住房商品化,加快住房建设。”

房地产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数十个行业的茁壮成长。从水泥到建工机械到家具家电... ...

但是,单极过快增长也会带来副作用。

到了2017年,首次提出了“房住不炒”。

注意时间点,从1997到2017,中国的房地产行业超高速发展了整整20年。

星空君和经常探讨问题的朋友说:你不能脱离时代看问题。

你不能用2023年的房地产存在的问题去否定1997年房地产的发展和起步。

1997年发展房地产业,对于中国这20年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作用。

但是,到了2017年,房地产业确实出现了不少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消费的增长,甚至还有“绑架”金融系统安全性的说法。

2018年,万科喊出:活下去。

其实从这个时候起,房地产就彻底转向了。它不再是经济发展的引擎,20年的岁月沧桑了脸庞,不再是“小甜甜”,而是体型肥硕丑陋贪婪的“牛夫人”。

当然了,房地产商早已形成了路径依赖。除了万科等极个别企业外,大部分房地产公司在2018年之后依然硬着头皮继续盲目上杠杆,结果求锤得锤,迎来了“三道红线”。

最近市场上关于房地产的猜测非常多,甚至有人认为又要再来一波90年代的房地产热潮。其实这是对顶层设计的无知。

房地产分两个层面,一个是消费者端,通过放宽购买资格、放松房贷等方式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发展;另一个是房企端,三道红线不放松,企业没钱不要上杠杆,稳住金融风险,鼓励房企间大规模并购。

换言之,后面会一直促进房地产业,但不代表救房地产商。

同时,还要确保房价稳定,不会大涨大跌。

原因很简单,房价再大涨,那么消费就更被挤压的没出路了;房价如果大跌,一旦出现断供潮,会带来金融风险。

这也是我们最近看到房地产国企接盘、统租、二手市场沉闷等的主要原因,也从侧面看出,这个行业真的被“抛弃”了。

买房有刚需的,该买买,没刚需想投资的,还是换个路子,顶层设计不鼓励了。

别看吴晓波呼吁要救房价,只是一厢情愿,毕竟他自己买了太多套房。

未来的房子绝对不会再是投资品,而是大宗消费品。

2022年,全年房地产业GDP为73821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1%。

谁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引擎呢?

汽车。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每年新增购车数量多达2500万辆左右,这是一个数万亿的市场。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汽车制造业完成营业收入92899.9亿元,同比增长6.8%,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的比重为6.7%。

通过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撬动的关联产业带来的经济增长,足以抵消房地产业的下滑。

尤其是新能源车走智能路线,关联了太多的国内高科技产业链,对经济的拉动效应要远远大于房地产。

发布于 2024-01-01 17:39・IP 属地山东
诗与星空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