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4个

请列举出十三世纪欧洲超越中国的任意一个方面,任何方面都可以?

duke
3个点赞 👍

1215年6月15日,英国约翰王签署并发布了《自由大宪章》

大宪章中约定了“王在法下”的原则;

约定了在未经合法审讯前不得对任何自由人逮捕、监禁、没收财产或放逐出境;

约定了国王未经贵族会议讨论通过,不得自行增加征税;

约定了私有财产受到尊重不可侵犯;尊重法庭的管辖权,国王官吏不得任意干涉司法;

以及保护商业自由等。

并且设立了25名贵族组成的贵族议会来监督国王的权力,在国王违反法律的情况下,可以否决国王的命令,可以动用武力占据国王的领土和财产。这种法律源于古老的英国法律,但是第一次用于国王本身。

大宪章发布后,国王与贵族之间发生过多次冲突,双方不断冲突和妥协,大宪章从最初的63条修改至最终的37条,于1225年最终确立以上原则。

13世纪初,英王任命了第一任牛津大学校长,这意味着牛津从一个“总学”(学术聚集地)正式转变为一所教育机构。

1209年,在牛津学生与镇民的冲突事件过后,一些牛津的学者迁离至东北方的由方济会,本笃会和圣衣会修士建立的剑桥镇,并成立剑桥大学。

1261年,法国索邦神学院正式更名为巴黎大学。


于此同时,中国处于南北分裂的状态,中国北方沦为异族统治(金朝),南宋则处于史弥远专权时期。

史弥远独揽相权和军权,破坏宰执制度,前后独相达二十六年。从他开始,宰相兼枢密使成定制,这对南宋后期权臣专政的局面以直接影响。

从嘉定六年(1213年)起,他就经常“决事于房闼,操权于床第”,破坏了政事堂制度,最高行政权沦为其囊中之物。

史弥远独攥官吏任命大权,培植个人势力,呼朋引类,结党营私,操纵台谏,控制言路。因此嘉定政治成了史弥远专政,以至朝野“皆言相不言君”。

1208年3月,史弥远主持了“嘉定和议”,由金宋叔侄之国改为伯侄之国,岁币由20万增为30万;另加“犒军银”300万两,这是以往和议中从来没有过的。

对内他大量滥发新会子(南宋政府发行的纸币),并不再以金、银、铜钱兑换,而只以新会子兑换旧会子,并且把旧会子折价一半。致使会子充斥,币值跌落,在京城一贯会子只值钱七百,在京城外一贯会子只值钱五百,导致物价飞涨,民不聊生。

编辑于 2023-12-30 01:43・IP 属地上海
吕旻园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