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1个

陶勇让女儿在生日这天做家务引争议,如何看待陶勇的教育方式?

观察者网
3个点赞 👍

看好多回答,都说陶医生爹味太浓,人家本来就是爸爸,有爹味不是很正常嘛。

我特别喜欢有爹味的男人。

我出生在多子女家庭,爸妈又重男轻女,印象中我爸对我的学业、生活从未关注过。

我爸是我当年所在小学的校长,印象特别深刻的一件事儿,夏天的中午有好几个小时的午休,要三点半才上下午第一节课。有一天下午我睡醒一看表4点了,吓得我浑身一激灵,我爸自己按时去学校上课走了,竟然没想起来要叫我一声。

我考大学填志愿都是我一个人胡乱填的,报了什么学校,什么专业我爸根本不知道。

但我很小就超级懂事儿,没人要求过,我不到12岁就会和面、擀面,放暑假会自觉自动把我家所有的床单被套拆下来手洗一遍。我家兄弟姐妹六个,我排行老五。

我有了女儿后才明白我当时那么做背后的原因,是想引起父母的关注,让父母觉得我是个有用的人。

内心深处是因为我缺爱,没有安全感。

无论大家怎么看,我是发自内心地羡慕陶医生的女儿,可以被爸爸事无巨细地关注着。

陶医生应该平时很忙吧,要门诊要手术要教学,平时大概和全家人团聚的时间并不多,我看陶医生的描述,明明是对女儿充满了宠溺之情的。

12岁生日按我家乡的风俗,是个有纪念意义的年龄,从学龄来说从小学步入了初中,孩子到了在家里承担一些家务的年龄,我家女儿初中的劳动课是有要求在家里做家务的,陶医生在这一天作为一种仪式来给女儿提出这样的要求我觉得很正常呀。

孩子的出生日是母亲的受难日,让孩子懂得感恩我觉得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父母无恩论现在似乎成为了一种风尚,父母穷成为了一种原罪,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成了一种服从性测试……

只有父母是高官是富翁,有能力为孩子的未来兜底才配为人父母。

这是每个孩子的美好期望。

然而,金字塔尖的人群无论到什么年代都是少数,让自己陷入这种自怨自艾中,有什么用呢?

人到中年的我,常想我的父母如果当年能督促我学习再努力一点,高考报名的时候能给我一些指导,为人处事上能告诉我如何圆润一点,在我人生做出重要选择的关头能帮我把把关,该多好。

很多事情都是走过之后才知道什么样才是最好的。

教育要因材施教,我想没有谁比陶医生本人更了解自己的女儿,也没有谁会比陶医生更爱自己的女儿,所以大家散了吧。

发布于 2023-12-26 21:38・IP 属地北京
清月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