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苏联才是真的福利国家。至于为什么垮了,因为统治阶层看到欧美统治阶层吃香喝辣,心理不平衡了。背叛了国家,背叛了人民。
苏联搞的是平均主义,生活的下限是不低的,房子是国家给的,方方面面都由国家承担,真正从摇篮到坟墓。上升渠道通畅,苏联的很多领导人都是工人农民出身。有没特权,有,但不多,退休后国家配的别墅等等都要上交,这些特权与欧美同行相比,实在是不值一提,这也是集体背叛的原因。至于苏联后期的经济困难,还不是戈尔巴乔夫等集体摆烂瞎搞,领导层都在摆烂,苏联经济能不困难吗。
苏联解体后私有化,当时很多人应该挺开心,私有化后每个人分到了一份,结果呢,分到的莫名其妙就蒸发了。经有关专家评估,俄罗斯的国有财产总值的1/3约为1.5万亿卢布,刚好人口是1.5亿,以前财产是大家的,现在分到个人,也是人人有份。于是每个俄罗斯人领到一张1万卢布的私有化证券,可以凭证自由购股。可是,到私有化正式启动,已是1992年10月,时过境迁,此时的1万卢布,只够买一双高档皮鞋。因此这个措施使大批国有企业落入特权阶层和暴发户手中,他们最关心的不是企业的长远发展,而是尽快转手盈利。
在60年代末,苏联就已经推行了每周5天工作制,除了例行的周末双休,每年还有20天的带薪休假、8天的法定节假日,这样苏联职工每年的休息日有130天左右。
苏联的人均寿命在1960年达到70岁,其中男性64岁,女性73岁。俄男性的平均寿命一度为58.6岁,比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时男性寿命的63.4岁还低了4.8岁。
2019年,俄罗斯人的平均寿命为72.9岁。在2000年以来的近20年中,俄罗斯人的平均寿命增长了7.7岁,接近8岁,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成就。”
赫鲁晓夫楼3种主力户型分别为30平方米的一居室、44平方米的两居室,以及60平方米的三居室。2010年,曾在赫鲁晓夫楼长大的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在与大学生座谈时说,“虽然赫鲁晓夫楼不好,面积又小,但应给予赫鲁晓夫和他当时的决定应有的评价。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们国家的大部分居民搬进了这种楼房内,虽说居室窄小,舒适度低,但毕竟有了属于个人的、自己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