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仙人”的传统艺能了,不信你搜一搜,从神户钢铁开始,日本各大产业每年不出现几起大规模造假案,都对不起它们的“躬匠精神”。
丰田汽车全资子公司大发工业公司的这次造假是耸人听闻的,丰田汽车宣布在美国召回约100万辆汽车,原因是存在传感器故障导致副驾驶座安全气囊无法按设计的方式展开的可能性……大发已经承认,“在碰撞测试时造假”。
这次调查新发现了文件虚假记载等174项违规,包括丰田汽车等其他公司品牌车辆在内的64款车型存在违规,其中还包括雷克萨斯等“高端车型”,“而且从30多年前开始就长期存在”。
本来就是纸皮壳子的“吸能车”,碰撞测试还造假,气囊还打不开,这是造车还是造移动棺材?
日本的汽车产业,也将和它们的经济大局、国运一起走到尽头了。日本现代的国运,来自于朝鲜战争美军恩赐的工业产业,半导体后来已经被自己的主子打残、吃抹干净,就剩一个汽车产业苟延残喘了。
中国的崛起,日本的命运就早已注定。
如果早十几年和中国一起搞“自贸区”,可以因为产业互补还能过得不错,为日本争取一个未来,但自日本追随美国反华开始,它的优势产业就必然会迎来衰退甚至是消亡。
面对全球唯一的超大规模市场、超大规模产业链,是他们的悲哀,你比什么,都不可能比得过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的生产潜力,无论是什么产业,只要中国介入,就会迎来整个产业的大结局;只要中国做什么产品,对所有的竞争对手来说,都是降维打击。
日本不是德国,德国目前的制造业还可以与中国互补,但日本的制造业很大程度上是与中国重合的,中国每多卖一辆汽车,日本就少卖一辆汽车,中国每突破一个产业瓶颈,日本就有一个产业链遭到毁灭性打击......日本是一个小国,它的市场不足以撑起自身的产业体系,所以它是一个高度依赖外部市场的小工业国,它的工业越发达,未来面临的危机就越大,更何况,它只是美国为了遏制假想敌而扶植起来的“傀儡工厂”,它的产业单调、路线狭窄,处处都是软肋。
今天日本和南朝鲜政客的“疯病”其实也可以理解,因为它们的产业链和中国高度重合,如汽车、手机、半导体、造船......并且高端产业链不断被中国蚕食,日本连续三年贸易逆差,而南朝鲜也从对中国的顺差国变成了逆差国,它们产业的衰落、国力的衰颓,只是时间问题.....
产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什么丑闻糗事还都能压得住,因为人性就是慕强的,只要足够强,日企多烂多无耻都会被人选择性无视。
2017年,日本神户制钢发布消息称,曾篡改部分铝制品的强度等性能数据并向外供货,一部分从10年前就已开始,包括管理人员在内至少有数十人参与篡改数据,是集体性的不正当行为。此后又爆出该材料制作的零部件用在了新干线上,还有可能用在了波音飞机上。
2017年下半年,日本三菱材料株式会社发布消息,承认其子公司三菱电线工业和三菱伸铜有篡改汽车、飞机等产品数据的造假行为。其中三菱电线工业将不符合客户标准要求的橡胶产品数据篡改后供货,三菱伸铜则被曝篡改用于汽车的零部件产品数据,这批不合格产品还使用在日本自卫队的舰船和飞机引擎。
2017年10月,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斯巴鲁品牌存在使用“无资格证检查人员”的问题,涉及“质检门”的两家工厂分别为斯巴鲁公司设在群马县的总工厂和矢岛工厂,两者均位于群马县太田市。此次,造假事件与此前曝出的日产造假一样,都是无资格人员在检查记录文件上盖章造假,并且报道指出这样的造假行为已经延续了30年之久。
2021年,日本制药企业小林化工株式会社生产的一款口服药混入过量催眠成分致多人健康受损。这一事件还牵扯出小林公司长期造假,约500种药品中近80%都有造假记录,并且高管人员默许违规等“8大过错”,部分造假行为甚至长达40年。
它无法用规模化降低成本,只能靠“躬匠精神”、“造假仙人”偷工减料;它无法技术创新引领潮流,只能抱残守缺守着那些几十年前的奇葩技术路线不肯改变......没办法提升产品质量、改进技术、发展新路线,也就只剩下营销、吹牛、讲故事……然后被打脸。
以前这些破事,还能被外务省的营销经费压下来。
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它彻底不行了,政治、经济、军事全面拉胯,所有的污糟事就都藏不住了,“日本制造”不再是国际市场上的神话,而成了笑话。
将来,“造假仙人”、“躬匠精神”,会像当年的“马桶水可以喝”、“盘子擦八遍”、“海底埋的小学生”一样,成为人们记忆中的梗,被反复鞭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