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2个

如何看待日本汽车丰田骗了34年,174项违规,64款车型数据造假,全部车型停止出货?

太阳是我搓圆的
78个点赞 👍

简单翻了一下日本近5年的造假记录,可以说已经是惯犯了!

2022年,三菱电机被爆造假,面向电厂的变压器监测数据造假40年。
2021年,日本曙光制动器工业公司被爆质检数据造假长达20年。
2021年,日本小林化工被爆造假40年,500种药品中80%有造假记录。
2018年,日本神户制钢被爆数据造假,问题涉及200多家企业。
2018年,日本KYB工业株式会社被爆在免震装置和减震装置上篡改性能检查记录数据。
2018年,日本西铁城电子公司被爆篡改产品数据。
2017年,日本日产汽车被爆让没有任何资质的检测人员对汽车出厂进行终检工作。
2017年,日本兵库县农协经营的餐厅被爆向顾客提供了3200份次等牛肉冒充的“神户牛”。
2016年,日本东芝集团被爆财务造假长达7年。
2016年,日本三菱集团被爆油耗数据造假长达25年。

知道日本人鞠躬意味着什么吗?

就是装都懒得装了,大家集体负责就约等于不用负责。只要一鞠躬,就无事了,特权阶层几乎不用付出代价。

最近日本越来越习惯摆烂了。比如,前两天由于申博失败,尹锡悦道歉了,日本虽然不需要道歉,因为明年就是大阪世博会,但铁定是办砸了。

很多场馆建设至今还没起步,开支倒是飞速上涨,组委会不得不出来鞠躬道歉。这次的大阪世博会,从选辐射病毒吉祥物开始,就好像奔着突破东京阴间奥运会下限去的。


场馆建设一塌糊涂就算了,总是日本人自己的烂账。大阪市还强迫各参展国必须使用本地工人和材料,建筑商却纷纷坐地起价,直接导致许多参展国停工。可以断言,大阪世博会如今还没办,名声就够臭了,一旦成功举行,绝对有望刷新上次东京奥运的下限。

这次也一样,装不下去就不装了,还能咋滴?

一系列“日本制造”危机有若干共同特征,一是涉事企业多为日本高端材料制造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上游,这一方面使其问题产品的危害更容易扩散到各行各业,另一方面也使其产品问题更隐秘,比起一般末端消费品更容易躲过消费者和监管部门的监督;二是产品质量数据篡改时间跨度之长令人咋舌,少则数年,多则数十年;三是企业内部大多知情不报,以侥幸心理企图瞒天过海。

从“日本制造”沦落到“日本造假”,表面上的原因是几十年来衰退,无疑重塑了日本。对平成和令和时代出生的人来说,前辈的奋斗都是陈年旧事,身边的所有产业都在走向衰落,政府搞了各种改革,都换汤不换药,执政最久的首相,居然因为和邪教徒勾结被当街打死了。日本的宏大叙事早就破产了,人民累了,生活也看不到希望,起码家底还有不少,那就大家一起摆烂好了。

反正连本国老百姓也不对国家和未来寄予希望了,随他去吧,换谁都一样,那自然也就可以随便糊弄了。

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这个国家压根就没有羞耻感,更没有是非观。

别看他们经常把羞耻挂在嘴边,但他们根本不知道羞耻为何物。

在他们看来哪怕做了坏事,只要不被发现就不算做错了。日本大企业篡改数据,事情一旦暴露他们会立即道歉并感到非常耻辱,但这种耻辱并不是因为做错了事情,而是因为事情做得不够隐秘被发现了。没有发现就会一直做下去,你何时见过日本人良心发现自己曝光自己的?他们不会主动去改正错误,而是千方百计的试图隐瞒错误,妄图文过饰非。

排核入海,日本人的骚操作就不用赘述了吧。从偷偷地排,到发现罪行无法掩盖准备光明正大的排,再到利用奥运会公开给核辐射水果洗地。他们的逻辑就是:我干坏事没问题,你揭发我就是你的问题;我指鹿为马,随意倾倒核垃圾没问题,你不吃我种出来的核水果就是歧视我,就是思想狭隘。

清代李汝珍所著小说《镜花缘》里有一个“两面国”。在“两面国”中,人们都长着两张脸,前面是一张笑脸,慈眉善目,善良随和;脑后藏着一张恶脸,青面獠牙,凶狠阴险。一个人在“两面国”待久了,也就变成了“两面人”。作者用这种夸张讽刺的笔法描写“两面人”,让人看了之后不寒而栗。

“两面人”说的不就是日本吗!他们的道貌岸然与斑斑劣迹必将被悉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最后,顺便说一句如今BYD的4S店已经开到日本了农村了。据店员介绍11月份开店,这个月已经卖了10台了,类似的店日本还有20家,不知道这算不算丰田被我们偷了塔?



目前日本的汽车产业链共提供了542万工作岗位,平均年薪为456万日元,约合30.1万人民币。

而整个日本才1亿多人口,其中接近1/3是老年人,日本女性家庭妇女比例又很高,如果这500多个岗位消失,受影响的可能就是几百万个家庭和几千万人口,到时候小本子就基本上被打回原形了。

目前日系电动车,大约相当于国内厂商几年前试水新能源时的水平。销量低、订单少,零部件贵,生产效率提不上去,于是就无法压缩成本。价格高,顾客就少,形成痛苦的死循环,要打破这个死循环,谈何容易,特斯拉、比亚迪,都是熬了十来年,才熬出头的。

可惜小日子已经没有机会了!

已知任何一个产业,一项技术,在中国强大的规模优势下,都会立刻从“工业王冠的明珠”,变成红海中的“夕阳产业”,特别是汽车行业。

2012年,日本学者大前沿一说:掀开中国四千年的历史,日本本来就是个附属国,历史上,日本的人口和国力,都相当于中国的十分之一,但是在我有生之年,有幸见到日本领先中国,但这只是历史的异常。日本的下一代,要准备回归「十分之一」的国家。如果这让你不舒服,最好赶快清醒一下,因为这是必然的趋势。历史上,日本就有它固定的位置。只是中国突然发生问题,被自己过长的衣服绊倒了,只要它醒过来,做对抉择,本来就应该领先日本。

十年后再看这段话,完全没有任何违和感,历史吗,总是惊人的相似,然后再准确的回归。

编辑于 2023-12-24 23:32・IP 属地北京
王小板儿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