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2个

如何看待日本汽车丰田骗了34年,174项违规,64款车型数据造假,全部车型停止出货?

太阳是我搓圆的
79个点赞 👍

和日本企业打过好多年交道,对日本企业的管理方式,产业链情况也比较熟悉。大概说说吧。

1,日本企业造假是孤例吗?不是的,日本企业每家制造业企业都在造假,不造假是例外。

我和很多日本企业打过交道,最少有三家日本制造业企业,我深入到他们的车间,详细分析过他们的生产品质报表,Bom,品质管理对策,依赖表,条件表,初物流程等等。和他们的车间员工,担当,技师,课长谈过好多次,非常深入的了解了他们的企业现状。可以说,除了注残和生产日报之外,品质报表大量存在造假。

这三家企业是日本一家如雷贯耳的大企业的供应商,战略合作伙伴。还有一些日本企业我草草了解了一下,大概情况也差不多。

我的了解是,日本企业的造假,是每家企业都一样的,没有例外。

所以千万不要认为丰田只是一家企业存在这个问题,别的日本企业还是工业之光,醒醒吧,不存在的。

2,日本企业造假,日本管理层知道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知道,甚至就是管理层推动的,所以他们每次鞠躬了事。

一个企业的数字造假,合格的管理人员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不存在不知道的事情。

在基层,比如说,你去车间现场,一个产品的不良记录的是万分之二,每个工位的日产量是两万,结果垃圾桶里面有十个不良报废。那不良率肯定是假的,或者5S工作是假的。

在高层,比如说,主管质量的副总裁,给你不良率是万分之二,那么报废损失是不可能超过这个数字的,负责财务的副总裁给你的损失数字对不上,肯定是品质造假的。更不用说实验室数据造假,除了一把手,没人敢签字放行这样的问题产品的,除非想被开除。

所以每次日本企业管理层出来鞠个躬,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没有任何人被追究责任。为什么?因为造假本身就是集体决定,迟早会出事的。替大家鞠躬的那个人是为大家分忧,怎么能去也被他呢?

3,日本企业的造假改得了吗?改不了,永远不可能,谁改谁下台。

为什么改不了?因为大家都在造假,你改了让别人怎么活?

比如,大家都是给某某A汽车厂配套一个零部件,bcde四家供应商,B供应商首先发现问题,有质量缺陷,发出预警,改了。A汽车厂对于这个事情心知肚明,你改了就打了A的脸,以后大家别玩了。CDE也对这个事情心知肚明,你改了就是增加CDE的成本,以后大家别玩了。

为什么不能改,因为你第一个改,第一个死。

刚才这个例,B供应商要改,自己就会被排挤,就没法玩了。

那么A主机厂能不能改呢?

也不能。

因为A很清楚BCDE啥样。如果自己一下子提高标准,BCDE都达不到标准,那你汽车还生产不生产?

有人会说,离开王屠夫还不吃猪肉了?换个供应商不行么?

不行。

因为你A汽车厂和BCDE供应商都处于一个财团控制,供应商你是不能换的。如果换一下,财团中给你贷款的银行马上会找你。月度财团经理会你还去不去了?

4,为什么日本企业会造假成风?而且改不了?因为日本经济的顶端是财阀控制,下面层层复制。

日本几百家集团公司,其实是由六大财团管控。这些财团,每月都开一次总结会议,也叫“经理会”,每次一天,选在星期中间的时间,即星期三、星期四;地点一般选在居酒屋;会议的氛围很轻松的,是最高权力的会议。

三菱财团由28家集团组成,经理会称“金曜会”,是每月第二个星期五聚会。

三井财团由25家集团组成,经理会称“二木会”,是每月第二个星期四聚会。

三和财团由44家集团组成,经理会称“三水会”,是每月第三个星期三聚会。

劝银财团由48家集团组成,经理会称“三金会”,是每月第三个星期五聚会。

顶层相互控制,互相协作。

下层企业也是这样的。

比如,一个汽车零部件企业S,他第一层级的供应商都是战略合作伙伴,生意是上层谈好的。S的很多人退休后就在供应商处上班领工资。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没有人可以改变这个结构,所以造假的事情是改不了的。

5,为什么日本制造企业企业会造假?因为管理是一种成本。现在日本企业越来越难以支付优秀管理的成本。日本企业管理模式,技术积累,员工能力等等都已经不能支持日本产品的价值,为了维持这个价值感,只能造假。

六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日本,是社会快速进步,经济蓬勃发展的一代。很多日本企业在那个年代发展起来,在00年前后进入中国,借助中国市场进一步壮大。

那一代的日本人创造了很多先进的管理方式,企业工会,终生雇用,年功序列,精益生产,等等。而且,那一代人工作非常辛苦,拼命努力,所以日本在电子,汽车等产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九十年代以后,日本经济停滞不前。企业累积的科技成果慢慢耗尽,等离子电视,CD机,数码,氢能源等等,一步步丧失市场。

日本头部企业的管理方式,是在日本人玩命干,员工素质非常好的情况下干出来的。但管理意味着成本,现在的员工不像以前那么卷了,企业利润也没有以前那么高了,还用以前的管理方式供应商承受不了的。

比如,举个例子。

你是一个日本企业的供应商,你的产品发生了一个质量问题,客户让你发一份详细的质量问题分析,日本人叫做"再发防止对策书",你有两技术专家专门应对这个事情。

十年后,你的企业优秀员工退休了,新人能力很差,利润降低了一大半。这时候,你养不起两个技术专家了,客户还让你每次质量问题都做一份详细的“再发防止对策书”,这时候你怎么办?造假呗。客户也知道,供应商又不能换,那就大家睁只眼闭只眼呗。

结果你的中国竞争企业,出了质量问题,半夜拉着供应商开电话会议,不做文件,现场解决。

所以,日本企业这种造假的惯例,就这样延续下来了。

如果不造假,告诉消费者,日本的产品质量已经不是四十年前的质量了!!!

那么,日本企业的产品影响就垮了,远程养殖业的核心技术也就垮了,日本经济也就更加不行了。

编辑于 2023-12-25 00:20・IP 属地江苏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allen的管理笔记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